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该从清明山火中吸取什么教训

www.fjnet.cn?2012-04-11 11:03? 汪红光?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刚刚过去的清明很不平静。从4月1日到4月3日的72个小时,大冶市境内就连续发生森林火警137起。据森林公安局提供的数据称,绝大多数的火警源于祭祖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的方法不当,少数火警则源于踏青旅游不当用火或者群众违规烧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孝子贤孙们一年一度去祖先的坟头培培土烧根香寄托一下哀思,既是一件很有必要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但像殷祖董家口村、茗山柯畈村那样,搭上2死一伤与上千亩油茶的代价就划不来了。

当然,悲剧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像殷祖董家口惨剧,客观原因是风干物燥,荒草遍地,一家五口未带合适的清理工具,于是主观上偷偷懒,想将就一下。未曾想就是这个很平常的“将就”,碰上合适的条件,送掉了2位亲人的性命。

是他们不该上山祭祖?不是;是天气不该晴朗?也不是。关键是祭祖者只记住一个孝子烧纸钱、放鞭炮的祭祖旧俗,忽视了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森林防火安全的责任。

以往,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一些地方领导对于辖区内发生的森林火警,经常采取瞒上欺下、秘而不宣的捂盖子做法。有时山上明明烟火弥漫、损失惨重,可在口头上依然轻描淡写、举重若轻。表面看是怕声张火警破坏地方声誉,影响官员政绩升迁,实际上是一部分官员长期缺乏责任意识,长期没有忧患意识,没有民众思维的扭曲体现。

为什么有的地方年年清明年年山火?为什么我们的民众年年缺乏防火意识?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公众媒体甚至地方政府在大肆渲染清明祭祖习俗的同时,忘记了把“防患于未然”的责任摆在与祭祖同等重要的天平上,人为地造成了祭祖与防患的失衡。

不过有一点值得欣慰,今年茗山柯畈村发生油茶遭火事件后,村干部没有捂盖子,玩失踪,他们一边向上级政府如实汇报,一边积极组织救火。乡政府更是派出以副乡长丁治国为首的处置小组,深入火区,了解实情,向媒体准确通报,以正视听。随后又与相关部门联系,希望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其中丝毫没有回避、躲闪和掩盖问题的企图。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社会管理工作永远不可能无差无错,只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弥补过失,有了正确的心态,失误就会越来越少,损失也就越来越轻。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