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上市又遇道德围城?
www.fjnet.cn?2012-05-06 09:15?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提要] 在经历27年的发展壮大后,这份备受中国底层受众欢迎的杂志将迎来一个关键拐点――进军股市,有望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如果抛开简单的道德考量,这份杂志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体现了其独特价值。 在经历27年的发展壮大后,这份备受中国底层受众欢迎的杂志将迎来一个关键拐点――进军股市,有望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 但争议随之风生水起。 反对者主要来自一些所谓的精英人士,他们祭出的武器相当有杀伤力:《知音》长期传播欲望故事并侵犯名人隐私,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说白了涉嫌传播三俗,误导受众。 媒体报道,从1985年创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爱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了千万底层读者,和所谓精英文化形成了对垒,成为一个独特的大众文化符号,甚至塑造了风靡网络的“知音体”。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曾为“知音体”画了一幅像:“其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 在《知音》成长史中,除了伴随着精英们诟病的口水,还有就是与被披露隐私的名人明星们此起彼伏的纷争――该杂志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知音》刊发《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一文,署名为毕淑敏。但毕淑敏事后认定这完全是一篇伪作,并一纸诉状将《知音》告到了海淀区法院虎扑篮球庭,2009年11月,法院判《知音》3个月内公开道歉,并赔偿毕10.1万元精神损失费。 但这些纷争并没有阻挡《知音》快速崛起的脚步,甚至变相地扩大了这份杂志的影响力,并使其发行量和业绩获得巨大助推。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目前拥有600万份销量,成长为知音传媒集团,总资产近9亿元、净资产6亿元,2011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该杂志签约作者获得的稿酬都是千字千元以上,而在年终特稿评选中,优秀文章甚至可以获得数万元奖励。 如果抛开简单的道德考量,这份杂志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体现了其独特价值。 比如在定位上,在众多期刊纷纷放弃农村市场,专攻城市的高端精英读者市场,《知音》反其道而行之,专攻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读者群――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精神文化生活最匮乏的地方,从而成为大众消费文化领域的一个王者。 再比如在价值观上,立足煽情路径的《知音》杂志通过大量复制坚贞爱情、负心汉故事,用一种简单朴素的方式来对底层受众进行着情感启蒙和心灵慰藉,不够阳春白雪,缺乏足够的养分,却也不亚于一份弱势人群的心灵蛋花汤。 坚持做穷人生意的《知音》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它的读者们甚至可以从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银子,来累计它的销量和业绩,而发行量的上升,也在吸引着更多大众商品广告商的青睐。 因此,在发动道德审判之前,精英们有必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这家杂志尽管风格有迎合流俗之嫌,甚至不时官司缠身,但它目前是中国合法出版物,且运营状况符合现阶段中国A股上市的要求--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没有法治的基石,道德必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知音》上市包容是对文化产业化初级阶段现状的接受。没有商业的推动,自由的竞争,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不可能有真正的未来。想想日益繁荣的中国影视圈流行的营销模式――三分创作、七分炒作,不由得让人感到《知音》的知音在文化界遍地。 这样的杂志代表中国期刊上市是不完美的。毕竟,对于具有社会价值导向功能的文化产品不仅仅需要盈利,更需要体现人类共同情感和追求,进而推动文明的进程。这不仅有赖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升,更有赖于整个文化领域创作者、运营者素质的持续引导,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文化精英们与其对《知音》发动道德审判,不如认真反思一个问题:你们真正关注过底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吗?或者即使关注了,为什么没有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