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自愿捐款”,一场自欺欺人的把戏

www.fjnet.cn?2012-05-15 10:12? 潘雪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帖称,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员工、教师和一些企业等,被强制捐出一个月基本工资给一个新成立的基金。对此,攀枝花市外宣办负责人称,这个“扶贫帮困基金”为常设基金,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但捐款都属于自愿。募捐发起方攀枝花市慈善会也否认强捐,称募捐的并非专门基金而是一个专项资金,且为“自愿捐助”,目前仅市级单位就已筹得900多万元资金。(5月14日中国财经网)

捐款是否属于自愿?攀枝花当地的有关单位称是自愿原则,因为他们没有明文规定有关人员一定要捐款以及捐款数额,而“被强捐”则是个别单位因为宣传动员不够、工作不深不细而引起捐款人误解。如果真是出于自愿,为何多名攀枝花网友向南都记者证实,其本人或亲属被单位要求捐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攀枝花团市委一名副书记也证实,捐款数额“原则上不低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出于自愿,为何一定要捐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如果说“被强捐”是个个例,那在网上发帖、向记者反映的“被强捐”个例也太多了吧。

名为“gogo攀枝花”的论坛在热讨“强制募捐”话题时被关闭,站方告诉南都记者,因为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称论坛有“不良信息,要求配合”,而主动关闭了论坛,站方人员称可能与讨论捐款有关。如果是自愿捐款,人们为何要多加讨论?有关单位又为何怕人们讨论?

再看下有关单位对捐款的说法。攀枝花外宣办副主任姚荣祥说此项基金为常年基金,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而攀枝花市慈善会方面则否认存在目标筹款数额,两者说法矛盾,谁的说法可信?对于网上流传的通知文件,攀枝花市慈善会说是伪造的,如真是伪造,为何捐款人被要求捐款数与文件上要求的如此吻合?而姚荣祥称“具体情况不清楚”,作为外宣办副主任,有没有文件下来,自己会不知道?“具体情况不清楚”恐怕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吧。

“捐款是自愿的”,有关单位为何说得如此有底气?也许他们确实没有相关文件说明谁一定要捐款,更没有拿着刀枪逼着人们去捐款,捐款人在捐款中也没表现出不满,因此这就是自愿。对捐款人来说,这自愿的表面里内心却是十分的不情愿:如果自己不捐款,这会影响到自己评优、政绩等考核,甚至会被领导穿小鞋,这样一种权利潜规则下,自己不能不捐,于是“被自愿”了。

捐款是自愿帮助弱者的一种表现,当捐款由自愿变成强制,捐助方对弱者的同情心就会变成对单位或者领导的不满,如果“被强捐”现象继续泛滥,慈善业就会失去大众对其的信心,就不能走得更远!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