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甘肃雹洪之灾拷问政绩观

www.fjnet.cn?2012-05-17 09:54? 储昭根?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甘肃“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定西岷县带来巨大损失,引发全国关注。据新华社调查,挤占河床建房种粮,防洪设施年久失修和灾前预报不够及时是这次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因。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之一。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进一步加快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但防灾减灾的最为有效方法首先是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预警能力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强化具备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和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及信息发布机制,这一点在当地做得显然还很不够。

预警能力建设能够减少灾害损失,要防止灾害根本的还是在日常强化防治。平时做好做足功课,灾难来临时才可成为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波堤”。

最根本的还是转变发展观念。我国中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且不可逆转。同样是甘肃的舟曲,2010年8月一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478人遇难,舟曲县内2/3区域被水淹没。

不仅如此,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甚至是北京,一场暴雨来袭,屡成水中泽国!更让人感慨的是,笔者曾受邀到青岛考察时看到,当地引以为豪的亮点之一却是100多年前德国侵占时期建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的下水道。

当年,舟曲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的重要原因是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森林植被,这其实还是发展观念问题。村民不顾隐患挤占河床建房种粮,无钱疏通河道和修复山区大小桥梁,更没钱实施山区移民搬迁,无钱建测雨雷达站。但是,有些地方在建设“楼堂会所”时不缺钱,请明星开演唱会时也不缺钱,为何不能投入到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保障上来呢?一句话,防灾减灾说到底是个投入问题,它拷问着一些地方的发展方式和一些管理者的政绩观。

(作者系复旦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