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经营好微博又如何

www.fjnet.cn?2012-06-01 09:51? 何勇海?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微博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官员熟知,但却成了一些人的负担。5月28日,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局长关继标在其微博发布信息称,“局中层以上干部和两级班子成员,还有哪些同志没有开办实名微博……到本月底仍不开办微博者,敦促其辞职”。该局官网当晚便公布了全区卫生系统微博发布情况,次日又发布了“虎扑篮球:对未建立微博人员的情况通报”。(5月31日《南方都市报》)

如今,“微博办公”成了一种时髦,各地各部门扎堆在各微博频道“安营扎寨”,搞得风生水起。

开微博未必是工作需要,开不开微博也就成了凭个人自愿的私事。即使出于工作需要,个人开不开微博,也没有强制性规定。何况“微博办公”只是辅助手段,职能部门要办事情,和民众走得更近,不是没有其他渠道。微博开得“精彩纷呈”,“粉丝”频频暴增,却不真抓实干,又有什么用?

要求下属扎堆开个人微博,颇有“形象工程”的意味,对提升行政效率,没有实质意义。很多政务微博恰恰是陷入了这个窠臼,一窝蜂地开通,热闹与风光过后,往往归于沉寂,或沦为空架子,或长期“沉睡不醒”,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大受损伤。

以工作为名强制下属开通个人实名微博,且规定“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的原创微博,每人每月不少于10条”,假如信息发布不当,或者“爆料”不实,给工作带来不便,让政府形象受损,责任谁担?没有必要搞成这样,现实点说,恐怕也不是所有地方、所有部门、所有官员都适合开微博,由于政府官员素质参差不齐,现有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信息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

强制下属开微博,与几年前强制职工开博客、写日志何其相似?本来是要求下属认真做事,并把所做之事记下来以备检验考核,最终却成了强制下属应付写日记,引发各种乱象。一个政府部门能经营好微博还算不了什么,看看怎么对待手中的权力,并怎么拿它来办事的,又办成了什么事,这是根本。

  • 责任编辑: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