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灾无常,预防机制应做“最坏预设”
www.fjnet.cn?2012-07-23 09:05? 李晓亮?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相关评论: 近日,暴雨来袭,让多个城市深受内涝、交通瘫痪之患。北京更是遭受了61年未遇的强降雨,截至7月22日凌晨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据报道,目前有10人在北京大雨中丧生。截至22日1时30分,各山区县共组织近一万五千人转移。 21日,北京城一天内,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这也是北京市气象台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发布的首个暴雨橙色预警。这些官方气象预警层面对暴雨给出的制度性反馈,而当日出行被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进退尴尬,被“泡”在雨中一时回不了家的京城民众,一定有自己更具象更切肤的感受。公共应对上,北京启动今年首个二级应急响应;机场方面,表示将最大限度减少航班延误;防汛方面,千人出动抢排积水;交管方面:7000名交警全员上路。还有一派出所所长在救人时不幸身亡。 而除了这些公共管理层面的多方联动紧急响应,市民自发的援救行为更是可贵。中国人的公共情怀在灾难中,特别是自然灾害面前,总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前的地震、洪灾等地质灾难面前,八方驰援的大爱已无须赘述。在这次京城暴雨中,民众也广施援手:微博上,有单位或市民发帖称愿意敞开门,提供免费食宿条件,给附近受困民众暂避或借宿。对于有车辆被淹搁浅,司机受困的,民众自发组织营救,拖车救人,紧急送医。对因航班延误取消造成的首都机场约8万滞留旅客,一些网友自发组织免费救援车队,接送滞留乘客。 如此民间爱心接力,我们看了很多,民间第一时间织起的爱心大网,温情涌动。民间救济,也是对公共管理完善的倒逼。都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怎样让下水道等公共设施更牢固,及时排患,尤为关键。 每逢下大雨。“到城市看海”,变成民众最无奈的打趣。北京内涝,位于团城的建成于600年前的明代集雨排水涵洞就会被媒体翻出来。到22日上午,身处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却无一例积水报告。古代排水系统都还在完美“服役”中,现代巨资兴建的基础社会为何屡屡在一场暴雨中被淋得狼狈不堪,原形毕现?这值得我们深思。 有网友在微博上说:“21日暴雨以及今日善后有几个地方不能释怀:一是预警机制没真的预警;二是应急机制启动缓慢;三是机场高速对自发接滞留旅客的车收费;四是政府机构、公共建筑没开门为被困者提供庇护;五是很多暂时停在路边的车被贴上了违章停车的罚款单。”这也表明,公共服务在关键时刻还不尽如人意,亟待改善。 雨灾无常,那些坊间大爱、官民抗灾,固然感人,可感动不能代替公共预防机制的“亡羊补牢”——预防措施,理应“做最好的憧憬,做最坏的打算”。如果那些排水系统“不堪大用”,紧急救灾机制动辄失灵,那雨灾到来我们也只能“阿弥陀佛”了。只有公共设施不断改善,少些“祸上添堵”,才能避免天灾后面是人祸。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3]民政部:北京暴雨洪涝灾害已致37人死亡 7人失踪
- [ 07-23]暴雨中见人心 北京精神在民间
- [ 07-23]今起4天福建局部暴雨 省防指部署防御“韦森特”
- [ 07-23]环卫工暴雨中用手清淤感动京城
- [ 07-23]北京暴雨暴露中国经济发展软肋:要面子不要里子
- [ 07-23]四川宜宾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 07-23]一场暴雨,检验公民社会的成色
- [ 07-23]男孩在暴雨中看护无盖井2小时至腿抽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