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乡村面貌的希望更在乡村之外
www.fjnet.cn?2012-07-31 09:45? 燕子山?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河南的一些乡村,正在实现“家门口的城镇化”,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甚至比城市人还要满意的生活。“一排排别墅式楼房错落有致,马路宽阔,绿树环抱,俨然城市高档社区的模样。”7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用这样的语言描述那里的变化。 这些年来,乡村的凋敝,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村庄甚至成了空心村。以撤点并校为标志,传统乡村的公共性正在面临着被局部肢解的危险,原因很明显,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很低,守着一亩三分地很难提高收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只能外出务工,在参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在这个背景下,乡村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外流,是任何力量都很难阻挡的。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必然要承受的代价。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已经不可能再是一个封闭的田园。相反,乡村社会只有加入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才能最终摆脱凋敝的命运,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乡村的社会转型。河南一些乡村社区化的历程和现状,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现代化历程中被反复证明过的道理。 看看河南的这些成功实现社区化的乡村,无一不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实现转型的,这是农民满意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相对充分的工业化和开放的城镇化进程,农村的社区化即所谓“家门口的城镇化”,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河南的这些实现了转型的乡村,其根本动力,首先是乡村的工业化就地吸纳和消化了富裕劳动力,把相当多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也为继续留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外部条件。否则,乡村的社区化和城镇化都只能是表面文章,最终农民也不会满意。 现在很多地方盲目推动乡村社区化,靠行政力量引导或强制农民“上楼”,农民有意见,舆论也多有批评,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农村社区化的大前提是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的城镇化。根本改变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力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终驱动力,除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别无出路,这是各国现代化历程都已证明了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的社区化即“家门口的城镇化”,虽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但其过程本身也有自己内在的演进规律,条件不成熟时强行推进,不但不能改良乡村生活,还会产生许多新的矛盾。 乡村的社区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别的且不说,在传统的那种分散居住的方式下,政府要向农民提供和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成本简直是太高了。不仅如此,在中国这个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农民平均占有的生活用地是城市居民的六倍,这无论如何都是巨大的浪费,乡村社区化则能极大的节约土地资源。这些年来,人们对农村社区化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社区化过程中农民的土地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河南一些乡村社区化的另一个经验是土地收益全部返还给农民,这从根本上减少了乡村社区化的阻力。 当然,未来即使实现了70%的城市化率,中国仍将有几亿农民居住在乡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充分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后的乡村,和今天的乡村绝对不会是一个样子,其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国家向所有的乡村社区提供和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这是未来重建乡村公共性的希望所在。 改变乡村面貌的希望在乡村自身,更在乡村之外。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6]老人筹15万建乡村文化室:像种庄稼一样播种文化
- [ 07-19]美国一老翁因不满儿子唱乡村歌曲开枪将其射伤
- [ 07-17]拿什么拯救尘封的乡村阅读
- [ 07-02]崔永元与湖南教育厅和好 称行动比争执有意义
- [ 06-15]被撤乡村小学该恢复就恢复
- [ 06-13]湖南教育厅“三不”回应何以使人愤怒?
- [ 06-13]崔永元因何怒骂湖南教育厅
- [ 06-13]乡村教师培训,民间组织需要政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