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需要奢华的公共建筑
www.fjnet.cn?2012-08-20 08:13? 李 杏?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春花”天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质疑。这座天桥建造规模庞大,配备设施豪华。但建成后,却出现千盏高档LED灯长期不亮,人行电梯经常停运,桥面雨天积水等问题,豪华天桥并不好用。 目前,深圳南山区相关部门将其作为管理问题予以回应,并称天桥实际耗资约为5000万元,并非传说中的20亿,是大运会举办前的“应急工程”,也是作为地标建设的“形象提升工程”。 对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过去有惨痛的教训和认识,主要是和“豆腐渣工程”相提并论,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将基础设施建设匆匆上马,却丝毫不在乎质量问题,导致严重的浪费和安全隐患。经过多年治理,“豆腐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 这些年,政府财政收入连年超高速增长,各地出现城市功能刷新和大规模造城运动,一种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开始出现,那就是无论大城市、小城市,无论穷还是富,都要搞几座地标性建筑,特别是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片面追求“高”“大”“华”,工程质量是上去了,但却大幅度超过实际需求,造价高昂,华而不实,后期维护运行更成为财政包袱。 一方面是奢华的形象工程、地标建筑,一方面却是公共设施和服务均等化远远不能实现;一方面是地表上的光鲜,一方面却是地下建设严重滞后。以“春花”天桥为例,就有当地市民质疑,同样多的费用,为什么不考虑多建几座普通天桥。 新型的“形象工程”,往往与大型活动与赛事相关,为了面子,为了气派,为了政绩,不惜成本举办赛事和活动,妄顾后续使用维护大建场馆,超规格超豪华建设地标性公共设施。时常看到的现象是,大型赛事和活动过后,场馆和设施却出现维护资金不足的窘境,沦为摆设。 建筑的原则顺序应是实用、经济和美观,特别是公共建筑,奢华本不应在考虑之列。但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景观性功能取代实用性功能,这无疑是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比奢华公共建筑更浪费、更可怕的,是透支今后数十年财政收入的造城运动,例如有的地级、县级城市,竟然胆敢投入数百上千亿建设新城,而地方主政者往往是“流水的兵”,新的主政者又需要新的政绩工程,如此恶性循环,地方财政的风险可想而知。事实上,地方债务、新城变“鬼城”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已经相当严重。 表面看,这些是公共建筑和城市建设问题,本质上却还是权力问题。一方面,目前官场的理想是快速升迁,当然需要快速的政绩,主政者缺乏为地方长远负责的态度,一方面,权力实质上并不受地方民众限制,城市怎么建还是一把手说了算,官员升迁也不由地方民众作主。 试想,如果城市建设决策是民主的,有多少民众会同意上马这种铺张浪费、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 本报评论员 李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6]努力降低公共建筑能耗
- [ 05-10]公共建筑何必总是求新求变
- [ 06-01]官员风水意识何以介入公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