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今天,我们更需要理性的公民

www.fjnet.cn?2012-09-18 09:44? 晶  报?来源:晶报 我来说两句

暴力行为不是在“爱国”,而是在“害国”。对他人有悲悯之心,看重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信仰法律与法治等等,这样的公民理性和公民精神,都是与领土一样宝贵的、需要每一个人来共同捍卫的价值。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81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自此之后,这一天,被每一个中国人定义为国耻日。

不久前,日本上演“购岛”闹剧,企图以此侵占我国领土,挑战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这样的背景之下,国耻日必将在每个国人心头留下更深的烙印,进一步激发国人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了非理性的抗议行为,甚至出现打砸烧等不法行为,尤其抵制日货过程中破坏私有财产的现象,值得深思。那一张张打砸现场图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爱国”名义下暴力的可怕。几天来,社会各方通过不同途径呼吁民众理性表达,抵制暴力,“理性”成了人们公共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

是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理性精神,更需要理性、文明、宽容的公民,而不是暴力打砸抢的所谓“爱国者”。何谓现代公民?也许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述,但毫无疑问,理性的思维、独立的判断力、开放的视野、平和的心态等是其中的重要内涵。这里面,理性又是获得独立判断力、开放视野与平和心态的根本前提。

公民群体不只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和抽象的概念,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每个人彼此能感触到的理性公民组成的共同体。而事实上,现代社会里,对陌生人的态度,往往是衡量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或者正如微博上有人所说,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好的公民,不仅仅要看其对待朋友的态度,也要看其对待“敌人”的态度。

而出现在抗议活动中的一些充满戾气的口号,只能让人感觉到公民精神在一些人身上的缺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据《南方日报》官方微博称,因在武汉丢失自行车引起国人关注的日本人河原启一郎,在云南彝良地震后,自购药品前往灾区参与志愿者救助活动,却遭遇多人攻击,虽然没有受伤,但他感到“非常伤心”。这样的暴力行为,不是在“爱国”,而是在“害国”。

必须明白,当你走上街头,为个人私事以外的公共事务而表达诉求时,你首先是一个公民。不影响他人,不侵犯他人,不损害他人,理应成为公民行为的底线与准则。无论有多么漂亮、多么大义凛然的借口,暴虐始终是暴虐,始终不能被原谅。据《人民日报》报道,香港民众16日下午以理性的方式举行纪念“九一八”、保卫钓鱼岛游行,历经两小时后和平散去,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公民素质对我们不无启示。

但无论如何,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样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社会里,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独立观察与思考,越来越多人的内心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今天,非理性的“盲从”毕竟是少数。且不说出现在广州街头的“爱广州,非暴力”的标语,出现在西安的写有“前方砸车,日系车请调头”字样的纸板(这样的照片在微博被上万次顶起),河原启一郎遭围攻后,已有数万网友在他的微博上留言表示抱歉,并感谢他对中国灾区的援助……这种谦谦情怀与温润风度,才与一个面向世界的古老文明大国的国民形象相称。

今天,我们更需要理性的公民。对他人有悲悯之心,看重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信仰法律与法治等等,这样的公民理性和公民精神,都是与领土一样宝贵的、需要每一个人来共同捍卫的价值。相信,在对暴力与戾气的警惕与反思中,我们的社会终将更好地与文明同行。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