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构建海洋生态安全体系

www.fjnet.cn?2012-10-17 08:09? 王开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确保海洋生态安全,是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在全国海洋生态监控区中,86%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的环境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污染严重的区域包括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入海口、杭州湾和珠江入海口。福建沿海环境健康状况目前没有在名单之列,这与我省这几年采取严格的陆域与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有关。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在未来海洋经济大发展中,一定要绷紧海洋生态安全这根弦,未雨绸缪,对福建海洋生态安全倍加关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虎扑篮球: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构建海洋生态安全体系”的任务。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加强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陆源和海域污染控制、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贴近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针对性很强。

当今世界,海洋的污染源,主要还是来自陆地。大量陆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各种垃圾、化肥农药残留、酸雨等等,通过千万条江河,汇聚海洋。另一方面,海域自身的污染,也随着临港工业、海洋运输业、海洋养殖捕捞业、海洋矿产业、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围海造地、填海造城等,给海洋生态安全带来威胁,甚至引发海洋生态危机。陆源污染和海域污染在福建省也不同程度存在,局部地方还比较严重。比如有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使,盲目发展近海网箱养殖,养殖密度越来越大,超过海洋生态承载能力,引起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加大;有的地方对海洋湿地、滩涂、沿海红树林等疏于保护,盲目开发,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是地球上环境容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规律,环境容量越大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要恢复这个系统,也就越困难。海洋生态系统一旦崩溃,地球的末日可能就为期不远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在福建视察时指出:“现代海洋战略不仅仅是向海洋索取,也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特别应牢固树立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观念,按照省里提出的分类管理原则(分为重点开发、适度开发、预留开发三类),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有条件的地方浅水还可以深用。在招商引资中,岸线资源是我们的优势,但应防止“饥不择食”现象。有时宁可放弃一些污染型、浪费岸线资源型的项目,也应保护好岸线资源。同时应坚持严格的环评制度,严格控制填海造地,还应引导沿海渔民,依靠科技进步,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之路。在海洋旅游业发展中,也应防止无序圈岛圈海行为,防止人造景观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首先应加强对陆源与海域污染的控制。这应该成为我省陆海统筹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陆域支持,与此同时,陆域发展对海域的负面效应也不可掉以轻心。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近年来实行的“碧海银滩”工程、“家园清洁行动”、“四绿工程”以及闽江、九龙江、晋江等主要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企业污染源治理、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重要举措,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向这方面倾斜;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环保志愿团队的力量,坚决控制住来自陆地和海域的污染源。其次,应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保护。按照《意见》的要求,抓好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规划建设海洋公园、湿地公园;对全省2000多个岛屿,应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建设一批海岛生态保护区;继续实行严格的伏季休渔制度,恢复并保护近海生物群资源。

台风、暴雨、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等灾害,是由福建沿海特殊区位所决定的。为此,我们还应加强全省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应加快实施《意见》提出的“百个渔港建设、千里岸线减灾、万艘渔船安全”的“百千万工程”,深化“数字海洋”平台应用,加强海洋灾害预警工作,抵御海洋灾害,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福建日报)

?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