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消失的村落与沦陷的故乡

www.fjnet.cn?2012-10-22 08:34? 邓  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20日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10月21日中国新闻网)

村落以如此快的速度消失,这对于较少关注的国人来说,确实是让人咋舌和震惊的消息。当然,对于民俗学家冯骥才先生来讲,除了痛惜村落的消失外,更加伤感的,是村落里消失的原始性以及吸附于其上的文化性。与冯骥才先生的落寞相似的,则是近几年萦绕在公众话题里的沦陷的故乡。

无论是村落的消失还是故乡的沦陷,在那些历史和文化味道零落成泥的尴尬里,同样也是故乡,无数人的故乡,从此凋败,人去村空,再无鲜活的生机与热闹。这样的现实与情感悲凉,并不是知识分子或有关学者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一种真正的瞠目与困惑。消失的村落与沦陷的故乡,并行不悖,一骑绝尘。

村落的消失,依据有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除了个别保护不善外,更多的是随着开发商的脚步和拆迁的进程消失。过去的传统开始瓦解,但众多从农村从故乡走出去的人,精神的寄托依然飘渺,在这样的现实冲突里,沦陷的故乡和消失的村落,让无数人作为精神护佑和精神皈依的所在,再难寻觅。这种让人错愕和无奈的现实,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只会愈来愈烈。

当乡村的独特与韵味,当故乡的诗意与美妙,统统变得面目全非,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成了绝大部分乡村人的所在与栖居,乡村和故乡只有在节日或记忆里复活,也就注定,这样的村落消失和故乡沦陷不可阻遏。那些淳朴与憨厚,那些美味与乐事,那些传统与文化,在猝不及防的乡村空心化与消失中,只能是快速地凋零。

也许在无数逃离农村的人看来,只有城市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源。但那内心的寄托与情感的神龛,却永远都是留给了故乡和村落。这不是悖论,却必然是现实的终极选择。“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人,终究难逃的宿命。

新闻中提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4部委发起的传统村落调查和保护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固然是留住传统、护佑文化的必然举措,却也同时在告诉我们,那一个个我们庸常并无足够文化与历史厚重的故乡与村落,注定就只能这样“花自飘零水自流”。也许在未来,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去看到那些被保护好的村庄与文明,然后独自回忆我们那些相似的乡村故事,咂着那五味杂陈的乡愁。(海峡导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