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也是一种幸福
www.fjnet.cn?2012-10-22 09:14? 刘林德?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几日遇到一件尴尬事。 下班路上,看到一位小女孩拖拽一件旧单人沙发,六七岁的样子,在一处上坡停下来,拖不上去。我很讶异现在还有家长让这么小的孩子做这种苦力,便上前去帮她的忙,手刚搭上沙发说了句“我来帮你”,小女孩竟然回转身怒目而视,开口呵斥起来:“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你走开。” 我并非不知道防范陌生人是现在孩子一项必要的社会认知能力,或许每一位家长都要谆谆叮嘱,甚至诉诸于恐惧的提醒。但警惕到这种程度,依然出乎我的意料。怪孩子太排斥吗?怪家长太小心吗?我得不出答案。我知道,我也必然会训练我的女儿具备这种能力,陌生人是潜在的伤害者,不能轻易接触。因为孩子的理解水平,我们没办法教他们辨别,只好一刀切,拒绝一切陌生人。 上周,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的是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技能化的倾向,提倡对儿童身体健康、情感、社会认知、科学艺术兴趣等方面的培养。粗粗浏览一遍,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我对《指南》基本上充满好感。在“社会”一项,《指南》也不免俗,特别强调要让孩子记住“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这就是说,在国家层面,承认了处处潜藏危险分子的不安全社会现实,虽然事实上大多数陌生人并不具有伤害性。 其实何止孩子呢,成人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对陌生人张着狐疑的双目。孩子的警惕是被灌输的,成人却是习得的,见得听得多了,或者敏感到条件反射,或者迟钝到裹一层厚茧。成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变成了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再成为孩子意识中的本能。 经常看到有报道和评论说,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管护,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比如孩子学上在哪里,就把家搬在哪里,初中高中的孩子也从不敢让单独出门,到了大学甚至辞去工作陪军训陪读。溺爱被归结为主要原因,所以总在呼吁放手,但又何尝不是出于对社会的深刻的不信任呢? 无论父母自身,还是父母对孩子,惮于伤害和欺骗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恐怕还是情感冷漠,本能上觉得人与人之间是敌对和冷漠的,不存在坦荡、友善、互助这些光明美好的东西。陌生人之间如此,同事、熟人、亲朋之间,或许也并不例外。推开来,商场、官场、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大致也是警惕多于信任吧,所以我们特别喜欢用战争词汇来描述各种关系。在社会结构和人际情感被极度肢解摧毁的年代,甚至对子女、爱人也不敢寄托信任和依赖,奥威尔在《1984》里透彻的描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小说。 最近流行一句世纪之问,“你幸福吗”。在问题的设计者,这不是一句疑问,而是一句反问,补充完整就是“难道你敢说自己不幸福吗”。逻辑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即便你真的不幸福,但倘若你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年代,你会更加不幸福,因此你没有理由不觉得幸福。 这是一种绕口令,绕晕了你就幸福了。幸福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讲,幸福就是不怕,就是周围是亲切和善的笑脸而非凶残寒冷的眼光。一个人从小到大,时时警惕,处处防范,半夜听到敲门,想到的不是谋财害命就是拆房揭瓦,幸福感能强烈到哪儿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人人都紧绷恐惧和拒绝的神经,肯定就会缺少舒展挥洒的心灵、想像奔涌的创造、如沐春风的暖意,这真是大不幸。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2]教育基金遭遇“零捐助”让谁尴尬
- [ 10-22]“教育慈善”遇冷,与爱心无关
- [ 10-22]父教应有更积极的担当
- [ 10-19]“寒酸幼儿园”寒酸了谁
- [ 10-18]性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 [ 10-17]防止幼儿园“小学化”,仅有指南不够
- [ 10-15]林爻女士,你不能先输掉教育观
- [ 10-12]莫以就业好坏论“海归”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