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猫鼠考题”与“扫帚陷阱”

www.fjnet.cn?2012-11-09 16:23? 司马童?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大学毕业的阿兵(化名)去合肥市庐阳区一家企业应聘程序员,面试最后一题被问“怎么知道合肥有多少猫和老鼠?”阿兵答了好几种方法,最终没被录用。专家称,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确切、确定”的回答并不讨巧。(11月8日《安徽商报》)

应聘程序员职位的大学生,若是果真倒在了无厘头似的“猫鼠考题”上,那就确实是种令人遗憾的谋职经历了。之所以称其“遗憾”,是因为在浏览了不少网上议论后,我并不赞同“如此选才纯属故弄玄虚或是捉弄考生”的说法。况且,即便这类“怪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那它对所有应聘者而言,也是一视同仁的“捉弄”罢了。

有人愤愤不平,称这种刁钻怪异的考题,不但毫无“实用价值”,而且更像是种职位竞争激烈之下的“变态取乐”。取不取乐暂且不议,说到慧眼识才的“实用价值”,我就联想到了一个颇为老掉牙的“应聘典故”:说是一大帮年轻人去某公司的面试官那里,几乎都没说上几句话,就被谢绝录用;而其中一个同样没跟考官交流几句的应聘者,却脱颖而出、成功胜出。原因是,这个年轻人进门时扶起了一把倒在地上的扫帚。

“扫帚陷阱”何以被人津津乐道?无非是这样的“量才思维”,很是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和“审美习惯”。而相比之下,不知所云、甚至根本没有“确切解释”的“猫鼠考题”,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怪物和异类,若再听闻有人因此而功亏一篑、不被录用,那就更是找到口诛笔伐的充分理由了。

“扫帚陷阱”若算高明伏笔,“猫鼠考题”必属搞怪烂招么?我看未必。扶起一把扫帚,有可能是习惯使然,也有可能是一时之念,不见得必能“以小见大”,完全判断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而“猫鼠考题”,尽管出题者“不走寻常路”,或者也不想应聘者说出什么“标准答案”,但从中却更有可能一窥回答者的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只要这种考试不存“萝卜招聘”的嫌疑,“扫帚陷阱”与“猫鼠考题”其实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两者并无多少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别。

有论者称,设出“猫鼠考题”的用人单位,不过是看准现在许多地方求职不易,便敢无所顾忌地弄些偏题怪题来娱人乐己。这样的疑虑当然不能一概否定,但只要稍作思索,便能发觉其出现的概率少之又少:有哪家公司、哪个企业吃饱了撑的,愿意费心费力地来搞“招聘取乐”?就算“猫鼠考题”答案多多,看得头昏脑胀的考官,真会觉得“乐趣无穷”么?

“猫鼠考题”也好,“扫帚陷阱”也罢,原本只是考试方式的推陈出新和自然更替,“想”得太多,“怨”得太重,真的大可不必。而且可以想见,不管你如何去“想”去“怨”,类似的情景肯定还将不断重现。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