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儿童比基尼”之争争什么?

www.fjnet.cn?2012-11-21 08:32? 付小为?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来,武汉某汽车文化节可谓红遍全国。

走红不是因为展出了多少限量车型,而是几个身着比基尼的“儿童车模”亮相车展。孩子们的照片经由网络大量转发,引来广泛质疑,评论大多也是对主办方、汽车厂商、家长的声讨。

如果真的是把孩子作为敛财工具,用“童模”为商业增色,当然是不能原谅的。究其更深层面,它甚至涉及具体的法律问题。不过,从已有的调查信息来看,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

几个儿童是文化节活动方同时举办的另一亲子挑战赛的“选手”,车前展示是比赛的项目之一,家长、挑战赛、文化节三方没有商业联系。也就是说,虽然让孩子们身着比基尼与成人车模并肩亮相确有不妥,但把问题上升到某种高度可能反倒显现出另一些问题。

围绕此事的各类评论,其中不乏相对客观的判断,但也有诸如“下流”、“不堪入目”的刻薄说辞。一些极其恶劣的负面评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尤其给儿童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一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真想抽死自己。

实际上,尽管这名家长流露出“对不起孩子”的悔意,却并不认同评论的指摘。如同主办方的回应一样,该家长表示,参加的许多比赛都有泳装展示的部分,穿泳装并不是问题,网友对小孩的姿态亦有曲解,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穿着的场合,对“车展”不了解。这个不了解更多地指向公众对车模的观感层面。

与其说这场道德辩论是针对儿童车模展开,不如说是针对儿童该不该穿比基尼展开。在这个里面,比基尼不仅仅是一种着装选择,它明确暗示公开穿着对应寡廉鲜耻,并潜藏孩子该不该过于成人化的命题。如此一来,纷至沓来的评论不全是就事论事的,而是由此及彼,扩散开来的。

比基尼是不是真的那么令人生厌呢?这恐怕取决于在什么语境下谈论。从商业消费的角度,它是对女性的物化;从文化角度,它时而代表西化“毒草”;从女性主义角度,它或许还有自由解放意向……当儿童比基尼扎眼让人“惊醒”之时,声讨的声浪严厉抵制孩子的成人化,何尝不是对成人世界的“默认”,其前提是,成人世界似乎可以与儿童世界完全隔绝。再则,在这个成人世界里,着装者占据受斥中心的同时,一个庞大的“观众市场”却可以免受责难。

各方评论者是不是真的那么关心孩子呢?一方面,大家不遗余力地赶紧投上“价值不正确”的一票,给事情定性;另一方面,一些甚至没有给孩子面部打上马赛克的照片被不断的转载评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几个儿童的真实面容。以至于有家长担心孩子被认出来,而带着孩子回老家“躲避”。

看上去,在保护孩子、塑造“正确”价值观和热衷道德审判之间,后者还是占据着上风。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