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突击花钱不违规”难让公众释怀

www.fjnet.cn?2012-12-18 08:03? 曹  林?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每年年底,“突击花钱”现象都会被提上讨论的议程。财政部官方网站日前刊登财政部财科所专家撰写的文章认为,今年12月份财政支出虽然比较多,但都是按预算要求支出的。年底财政支出规模较大,但并不是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年末突击花钱”。

专家的解释,似乎答非所问。“年底突击花钱”是对一种钻制度空子乱花钱现象的概括,对“年底突击花钱”本就缺乏一个严格的界定——而正因为预算和花钱制度存在漏洞,缺乏严格的界定,才导致“突击花钱”现象泛滥,仅回应称“并不违反规定”显然不确切。

年末突击花钱,钻的都是预算管理模糊的空子。所谓“钻制度空子”,一般形式上肯定都是合法合规的。因为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留下了很多可以钻的漏洞,使很多行为看上去符合规定要求,但其实背离了制度的初衷。“年末突击花钱”就属于这种“钻空”行为。公众本身质疑的就是预算管理规定,问题的根源正是出在“规定”上,“规定”充满了问题与漏洞,所以“符合规定”并不能成为论证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依据。

公众想看到的是,作为主管部门为解决“年底突击花钱”做了哪些努力?相关部门出台了哪些公众看得见的措施以遏制地方政府那双“突击乱花钱”的手?舆论对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出了很多建议,有哪些安排?纳税人一直呼吁预算公开以监督政府可能存在的乱花钱行为,预算的公开透明上做了些什么工作?

看不到预算,更无法监督预算的执行,还有“不允许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留到下一年”,“节约不仅没好处,还会吃亏”的传统“基数预算”——正如很多人大代表炮轰过的:一个单位去年预算是100万元,但是只花了80万元,节约下来的20万元不仅全部上缴,而且第二年的预算会因此被削减为80万元。这些都是预算管理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些,仅谈“不违反规定”又有何用?

看看连续几年“突击花钱”的现实: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各级政府在最后一个月花掉了近1.2万亿元,超过全年财政支出金额的1/4。2008年12月,政府的财政支出金额超过1.5万亿元,2009年为2万亿元。而2011年,按照统计数据,财政部门不得不在余下的近两个月中确定超过3.5万亿元财政资金的去向……财政部门最应该告诉公众的是,2012年最后一个月要花出去的钱是多少,在遏制突击花钱上有哪些制度准备?

曹林(媒体评论员)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