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官员从官话套话中解放出来
www.fjnet.cn?2013-01-11 08:26? 肖 畅?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欢迎实例实录。1月9日的《人民日报》就登了一些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比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 实例实录官话套话,目的是为了剔除之。怎么剔除呢?不再讲“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可以说“绝不轻视”、“事必躬亲”。旧的官话剔除了,新的官话会跟上,但总归是陈词滥调,公众依然要生厌。 八股的生命力,在于一套语言模式可以重复的遣词造句,问题不在于哪个模式好或者坏,或者一套模式要填塞哪些新词、剔除哪些旧词;真正问题在于官员讲话到底要不要模式化,到底官员敢不敢、愿不愿、有无动力讲短实新的话。 我们日常所见中,确有官员讲话生动,言之有物,甚至有官员不乏修辞的考究。但凡这些官员出现,就是新闻,公众喜闻乐见。与此同时,官场内部却往往以异样眼光看待他们,有人疑视,有人惊讶,也有人免不了要提示别“出风头”。这是语言的生态,也是官场的生态,正是一定的权力作风浸染之下,官话套话成为集体维持的语言默契,一两个官员无法改变如此现实,讲陈词滥调比言之有物所付出的成本要低得多。 官话套话有时也是不得不讲。言之有物,前提是语言不脱离实际,但有时官员面临的场合、事务就不是实际需要。各种形式主义逼人应付,人难有说话的欲望,官话套话就是最不费力、最好应付的形式主义发言,不仅适用于官员,也适用于我们身边的很多场合、事务。在这个意义上,讲实话等同于干实事,没有实事就说不出实话,剔除官话套话就要一同剔除那些形式主义的场合、事务。 更要让官员愿意讲实话真话。我们很难想象,官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是废话连篇,他们当然会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想法,会向身边的人说出各种真话实话。但从日常生活、工作走向公开的场合,讲话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什么话该说,什么话方便说,需要各种掂量。百般掂量,结果就是削减有效信息,减少语言风险,对下可以让公众找不到话茬,对上可以显示沉稳。正是因为官员面对公众往往成为一个空洞无物的人,所以他们宁愿讲官话套话,也不愿意讲短实新的话。 这种说话的掂量,根本上就是在掂量官员与公众的距离,衡量权力与公众的关系。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则语言增量越多,政治的、专业的乃至学术的语言当然会自然而然转化为日常的语言。权力服务于民,剔除官话套话本无需一再强调,官员天然应费尽心力用真话、实话乃至好话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创造更紧密的关系,以期赢得公众的好感。所以说,剔除官话套话,无需人们代为贡献新词汇、新语感,好的公共服务态度本身就是政治新话的催化剂。 转文风,不讲官话套话,是中央对官员的要求,公众对官员的期待。这是外部压力,当然会对官员转文风有重要促进。但如果不敢讲、不愿讲、没动力讲的环境没有变,官员的主动性就会有问题,可能用另一套官话取代旧官话,换汤不换药。所以,提倡、要求官员讲真话新话,也要把他们从官话套话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1]官话套话多说明官员问题多
- [ 12-13]转作风,让官话脱水都变大实话
- [ 12-12]不说“官话”的实质是多做“民事”
- [ 09-01]让内地官员汗颜的“官话”
- [ 07-26]受限的应是官话机制而非发言时长
- [ 06-25]最差“官话”透露出官员的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