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的逻辑
www.fjnet.cn?2013-01-16 07:55? 付小为?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8日,市民王彬在乘坐地铁时,看到一年轻男子在地铁内吃包子,便起身提醒。谁知男子飞快吃完剩下的包子,又掏出水来喝。多番劝阻下,对方反问:“你是乘务员还是列车长?”不过,经过王彬的耐心说明,对方最后终于没有回嘴。 不出意料,这条消息在网上掀起的热议不亚于此前单纯对进食行为的讨论。大而化之的叹息市民素质的声音之外,有“挺王”的,也有“倒王”的。前者赞扬王彬在制止不文明行为上的挺身而出,后者则理由众多,有不认为吃东西不妥的,有细分饮食和饮水,表示后种情况没必要制止的,也有同男子一样反问管得太多的。 事实上,车上吃东西是否文明的问题是个前规则问题,既然已经进入规则明定状态,就是如何培养文明习惯的问题。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反问有何不当,问题不是出在规则未被更多人知晓上,可能就出在人们对规则约束力的认识上。至于进食范畴的问题,可以在规则解释中弄清,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这里想关注的,是吃包子男子的那句反问。 你是乘务员还是列车长?照这个逻辑,如果不是与地铁岗位相关,就无权过问。这既是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逻辑,也是一个公共场所与特定人形成固定关系的逻辑。前一种逻辑让原本的公共服务关系另有某种当然的管理关系存在,后一种逻辑无形中把公共问题内化到部门、行业、具体的人。 毋庸置疑,公共区域要维持秩序,一定的管理必不可少,但管理是公共功能发挥的辅助,就像武汉地铁执法队仅为两百余人。退一步来看,在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文明行为本来就不是通过执法来完成的。时下的做法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引导以及培养习惯的做法。然而,一句大意是否有权管理的反问,透露的却不是拒斥管理,而是拒斥由谁管理,同时暴露出对管理和对公共道德及“公共关系”的认知偏差。 违反规则在地铁内进食,是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公共人应遵守的公德,认为王彬在管闲事,则是不承认他人的公共人权利。两者都是对公共的认知不够。这样的情形少见么?具体到地铁内进食,客观地说,这类状况其实是少数,然而,同类逻辑在其他具体问题上不乏事例。 既然不理解公共,就不会顾及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就可以无压力地损坏公共设施。会反驳他人为公共直言,自然就不会承担自己的一份公共责任。其可能的结果是,公共环境的恶化,或者一般性行为纳入管理范畴。事实上,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发生。 不承认公共人隐含的更严重所谓问题是,加强了公共场所与特定人之间的联系。原本公共人都可以有的“权力”,变成少数人拥有的“特权”。久而久之,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内部滋生出权力的滥用,一定程度上其实与公众位置的空缺或公共权利失灵有关。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6]老领导当新会长也是一种权力变现
- [ 01-11]公然瞌睡的“勇气”从哪来的
- [ 12-22]分权制衡重在社会监督
- [ 12-19]亲密或反水都可能丑陋
- [ 12-02]以“实干”反腐定能满足民众期待
- [ 11-28]“非公务员不嫁”并非胡言乱语
- [ 11-27]“权力家庭化”的根还在权力
- [ 11-24]排除非法证据 核心在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