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流失已经烙在人心上
www.fjnet.cn?2013-01-30 08:14? 肖 畅?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重庆警方跨省“约谈”不雅视频爆料人朱瑞峰,并要求搜查相关证据,而朱瑞峰拒绝提供。朱瑞峰还表示,除受到处理的11名官员,他手里还掌握多名重庆市厅级以上官员的不雅视频。 重庆警方侦办的是“敲诈勒索案”,强调不雅视频是犯罪证据,并认定这些证据由肖烨犯罪团伙成员提供给朱瑞峰。取证的法律程序是否妥当?朱瑞峰的律师提出了质疑,强调了取证人应有的权利。但就办案方式传递的信息看,朱瑞峰是被当作取证人,还是当成了涉案嫌疑人,难以分辨。近日朱瑞峰还曾被不明身份的警察“围堵”在家,竟在微博上声言权利,表达承受一切结果的心理准备,有人解读为这是在求救,可见取证方式让人多有不解。 该案将如何处理,朱瑞峰将受到怎样的对待,这些还是未知数。但与一系列跨省、追捕、约谈、取证案例一样,网上的反应多体现为猜测、怀疑,不少人担心朱瑞峰受屈,疑忌取证是为消除不雅视频的各种印迹。至少可以肯定,不良印迹可以消除,但人心无法消除,这些印迹已烙在了人心上。 朱瑞峰本人的反应同样让人深思。他掌握了证据,不是第一时间向权威部门举报,而是走网络、媒体的渠道。重庆警方找其“约谈”,“围堵”其家,朱瑞峰要在网上寻找支持的声音。警方取证说是要侦办案件,配合反腐工作,朱瑞峰却不听不信,坚持自己搜证,说将来还会公诸网络报章。很难说朱瑞峰偏执,正因为同类事情、案件一再发生,恶劣影响没有消除反倒累积,耳濡目染之下,一般人自然训练出了特殊本事:揭露腐败要走网络渠道,自我保护也要在网络上找力量。网络从一个信息发布、传播的渠道,变成一个权利的庇护场所;本是庇护公民权利的执法部门,却时时让人敬而远之。 网络只是一个信息平台,作为工具而使用,本无法替代政府的功能。但是,网络力量现在已更容易取信于人,网络凝聚了本该由政府呈现的公信力,更多人相信在网络上可以正常发声,可以凝聚意见,可以获得声援。观察执法部门与网络的现状,权力、权利仿佛各自形成了庇护场所,并相互角力。这成为一般人的认识,也塑造了一般人对这种跨省“约谈”、取证的本能反应。 腐败的印迹、庇护权利的形象、权力自我庇护的印象,都折射于人心,反映于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出现了腐败,政府是坚决查处,给人们交代,还是忌惮负面影响,努力清理痕迹,这决定了政府的公信力。腐败线索是更多从网络出现,还是更多由政府主动呈现,政府的反腐有没有跑赢网络、媒体,这都决定了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一再失分,不仅朱瑞峰忌惮警方的取证,连旁观的人们都愿意相信他正受到不公对待。 重庆不雅视频案线索都有,顺藤摸瓜,彻查到底,不容回避,这才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的决心和勇气足够大,人心的不良记录也会慢慢消除,这就看以多大决心对待腐败,拿什么态度对待权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30]重庆不雅视频案千万别成烂尾新闻
- [ 01-29]以财产公示保护官员远离赵红霞
- [ 01-29]“不雅视频案”的水到底有多深
- [ 01-28]不雅视频案背后有多少权钱交易
- [ 01-26]不雅视频案:反腐就当打破“法不责众”
- [ 01-24]不雅视频主角雷政富之外还有谁?
- [ 12-25]依法保护信息不能“网开一面”
- [ 11-27]网络作家的钱景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