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公平”要考虑到名校录取率
www.fjnet.cn?2013-03-11 16:55?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漫 画/ 唐春成 对于记者“怎么看待现行高考的地域不公平”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地域没有不公平。原来的地域是有差别。西部高校少,经济实力弱,招生率低一些。但经过近10年努力,录取率已大体相当,最低的省已达67%。这就是说,100个孩子考试,有67个孩子可以录取,全国平均数是70%多。虽然还有一点距离,但已不像过去差那么多。”(3月9日《京华时报》) 确实,如果单纯从数据上分析比对,高考地域间的不公平现象似乎已被消灭。然而,“录取率大体相当”不是教育公平的全部,仅就录取环节而言,公平必须考虑到名校录取率大小的问题。 就在去年,曾有媒体报道,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含文理科医学部)。这一数字,在有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万人参加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北大计划招生总人数仅为409人,而上述6省报考总人数为332.13万人,差不多为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北京人上北大与外地人上北大的比例要相差一百倍。难怪有网友曾调侃“北京大学”为“北京人大学”,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名校在学校驻地的录取率依然居高难下。这种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招生现象正侵蚀着教育公平,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健康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公众望眼欲穿企盼教育公平能下成全国一盘棋,让公平梦想照进现实;另一方面,地方既得利益群体不可能主动拱手让出“特权”。 综观一些世界知名大学,没有哪一所大学会在“自圈招生领地”的情况下享誉全球。名校偏向驻地的招考模式,既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也可能将一些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这种招考,只会让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对国家发展也不利。 “改革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如若秉执这样的胆魄与毅力,实现高考公平就不会变成南柯一梦。由是,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