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更多的“一管到底”
www.fjnet.cn?2013-03-15 17:58? 毛颖颖?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即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全程统一监管,这个决定回应了全社会对“吃得放心”的由衷关切,也为今年的“3·15”带来了特别的积极意义。 近些年,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安全事故接连曝光,“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早已饱受诟病。事实反复证明,“都在管”很容易变成“都不管”,“谁都负责”到头来就是“都不负责”。把监管权拢到一处,清清楚楚地明确责任主体,才能从根儿上结束几个部门“有利争着插手,出事推诿扯皮”的怪象。监管不再漏风跑气,才能倒逼食品药品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升级。 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中,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很难指望每个企业身上天然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必须得加强监管、严格惩处。现在,监管模式进步了,接下来关键是将它最大程度转化为执行力,通过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与失职成本,来真正捍卫法律和标准的威严。这一方面需要做实常态检查,对问题产品,尤其是那些凭常识、凭良知就完全可以判断的问题产品毫不留情当头痛击,把作奸犯科者罚到倾家荡产,让泯灭天良者付出应有的刑事代价。另一方面需要落实地方政府把关守土的基本职责,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对懒散懈怠、无所作为的官员一票否决。 “吃得放心”不是易事,西方的食品药品行业同样经历过“由乱到治”的过程。美国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黑心食品曾令人触目惊心,经“扒粪文学”的推动,大一统的监管机构才终于成立。此后,也是跟着社会发展,滥用农药的污染问题,垃圾食品的危害问题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欧洲有完善的食品可追溯制度,但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越拉越长的产业链,也出现了“疯牛病”、“毒黄瓜”、“马肉门”等食品安全危机。可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任务,无论在哪儿都一样复杂、一样艰巨、一样任重道远。我国目前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相较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就更要打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不能坐等出事再去解决问题。 当然,重拳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限于食品药品领域。事实上,当下中国人的消费内容正越来越多、维权麻烦也越来越多,从出门旅游被坑挨宰,到网上购物碰到假货,从租房买房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到买了理财、保险产品却遭遇收益缩水或理赔无门还不知怎么喊冤……可以说,各个领域都迫切呼唤行之有效的“一管到底”,都迫切呼唤彻底扭转屡治屡犯的尴尬局面。而这些,靠一年一次“3·15”,靠节前节后几天甚至当天的集中检查、集中曝光、集中清理肯定没法解决,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在时间、空间、流程上实现真正的无缝监管,一切才可能有质的改观。 问题产品和服务不是大风刮来的,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断努力促使监管者时时“必须管”,生产者处处“不想犯、不能犯、不敢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会越来越好,那时,“3·15”将不再是“大日子”,扎堆打假、扎堆维权的现象也会慢慢消失。(毛颖颖)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