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金砖国家是唱不衰的

www.fjnet.cn?2013-03-21 17:50? 王嵎生?来源:环球网 我来说两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3月下旬将在南非德班举行,也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新兴经济体国家举行,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金砖国家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大面积兴起最具代表性的反映,也是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体现。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这个机制已渐趋成熟,并正在发挥“可持续的世界影响”。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的第一次会晤发表的叶卡捷琳娜16点“联合声明”,唱出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经过随后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的会晤,现在可以说是初步完成的“交响乐”了。它们合作的基础和理念、战略诉求和目标,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值得向全世界播放。

首先,金砖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坚持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国家特性,自主选择发展模式;它们的会晤和对话,“系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对解决全球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

第二,它们都是新兴大国或相对大国,发展速度快,潜力大,而且不同程度上都有着可持续性,是当今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的重要推动力。它们不负众望,已成为G20同G7对话的主力。

第三,它们都希望并努力寻求和平的国际环境,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等化,不赞成旧有的“冷战思维”和“对抗政策”,不赞成“新干涉主义”和随意使用武力;主张应尊重每一个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四,它们都希望和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逐步改变世界银行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被老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乃至垄断的现状。

第五,它们共同的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支持联合国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中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现在都是理事国,它们今后如果能以某种形式“入常”,“金砖五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提高。这是其它组合所没有的。

第六,它们决心继续加强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本着开放、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的方式推进金砖国家合作;重申这种合作是“包容的、非对抗性的”,不仅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而且包括与有关国际、区域性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金砖国家这些顺应时代潮流的诉求和表现,较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是“更上一重楼”了,是当今任何国际组织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值得大书特书。

这次德班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显然要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开始新的里程。除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战略诉求外,估计还有两大新的亮点。

一、这次会晤的主题已定为:金砖国家和非洲——伙伴关系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这既是非洲的机遇,也是金砖国家的机遇。自2007年以来,金砖国家同非洲的贸易增加了一倍以上,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美元。过去10年,非洲GDP 增长平均在5%左右,2011年,全世界GDP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非洲占了6个。2012年的情况也比较好。非洲过去长期处于殖民统治和“边缘化”地位。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又被西方“选举民主”忽悠了一阵子。但现在终于觉醒了,站起来了,坚持联合自强,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而金砖国家,既有心,也有力,更有需要把金砖合作“辐射”到非洲大陆的发展。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预计金砖国家领导人将集体或分别同非洲国家10多位领导人对话。中国国家主席虎扑nba:可能会继往开来,在这方面有新的更大作为。

二、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在各自的大洲和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如何发挥集中优势,并且把这种优势辐射到地区,至关重要。遵循金砖国家领导人印度会晤的意向,此次德班会晤很可能要讨论并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和组织前所未有的大事,是金砖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谋福祉、为全球发展事业作贡献的重要尝试。这对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同,将用适应时代变迁和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方式开展项目,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筹集资金。

现在有人企图唱衰金砖国家,有人企图挑拨离间,但金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不以它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诚然,金砖国家有困难,也有差异和矛盾,但它们顺应时代潮流,以大局为重,可以共克时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继续前进。(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