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申报有抽查才会避虚就实
www.fjnet.cn?2013-03-22 06:46? 华池阁?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让申报制度硬起来,就必须有约束力。广州南沙的做法,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刚性。尽管抽查比例只有15%,但这个比例应该是科学而经济的。 广州南沙将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情况进行抽查核实,比例达15%。对于虚假申报和隐瞒申报的一律先停职,经调查核实确有虚假和隐瞒的,将对其调整工作岗位或免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尽管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试点,但已表明一项看起来很硬、执行起来很软的制度,终于开始有了制约力。 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搞了不少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从个人收入、房产、汽车、投资等财产信息,到婚姻变化、配偶及子女就业等情况,都需要向组织报告。这一制度,是党内公开制度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党组织及时掌握领导干部的重要情况。 这种党内公开,是最终走向社会公开的重要一步。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党内公开搞不好,也就不要指望社会公开能搞得好。 从这一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看,各级领导干部每年倒是都申报了,但申报的情况是否属实,少人过问。申报基本靠个人自觉,收入的多填少填,其他财产的实报虚报,有关情况是否隐瞒,缺乏抽查环节,也就失去了制度的制约力。 不必讳言,对于不少领导干部来说,自身的党性与觉悟足以促其如实申报。但对所有领导干部来说,觉悟是靠不住的,得靠制度。软制度是靠不住的,得靠硬制度。制度不硬,申报的信息就没什么分量。因为虚假的、兑水的信息,最终会导致整个信息失真、制度失灵、干部失信。没有制约力,有觉悟的人也可能懒得去认真对待。 让申报制度硬起来,就必须有约束力。广州南沙的做法,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刚性。尽管抽查比例只有15%,但这个比例应该是科学而经济的。正如广州方面所言,“太高工作量大,太低无震慑作用”,这样的比例既节约成本,又产生威慑力。而其中的关键是,对不实申报的处罚。正是这种处罚,使这项制度落到实处,终于有了威力。 正如在社会层面公开,会有一些领导干部担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是这种党内申报制度,这种担心也同样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担心也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敢如实申报的原因所在,是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不如实申报的避风港。如果在推行上述抽查与处罚制度的同时,能从制度上消除这种担心,重大事项如实申报就会形成合力,使虚假申报被最大限度地孤立。 本报特约评论员华池阁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1]纵火取乐的官员为何没有“摊上事”?
- [ 03-21]官员愧对公款接待的可信与不可信
- [ 03-21]退休公安官员的“另类回归”
- [ 03-21]谁罔顾实名举报提拔带病官员?
- [ 03-21]官员申报不实就该先停职再说
- [ 03-21]一些基层官员为何无视“八项规定”
- [ 03-19]乐见官员信息透明“向下”推进
- [ 03-16]“市长下河游泳验水”督促官员全力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