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有合力公车出轨难
www.fjnet.cn?2013-03-26 06:47? 陆文江?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贴上“公牌”,一是方便了百姓监督;二是公开机制与问责机制挂起钩来。根治公车私用,在于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铁笼里,让其回归公共服务的本位。权力坚守正道,公车开行自然也就不逾矩、不出轨。 “公车私用”怎么治?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在改进作风的新背景下,近来各地又纷纷出拳整治这一顽疾。比如,在新疆沙雅县,全县270辆公车被统一贴上醒目的“公牌”,并附有监督电话和车辆编号,相当于公车打着“身份证”出行,使其动向一目了然。 “公牌”能否遏制“公车”乱跑?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举措较有成效,老百姓反映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公车没影了,一些单位的公车费用节省了两成。可能有人会纳闷,公车上多贴了一个纸牌,为什么就会有这么明显的变化? “公牌”之所以能起到威慑作用,在于其集中了制度内外的两种监督力量。一是,“公牌”醒目,一车一号,可以很快查到车辆所属单位,让公车以可识别性暴露在公众目光下,这其实方便了百姓监督。事实上,3个月里沙雅县接到群众投诉几十起,相对于200多辆公车总量,这个投诉数量并不少,说明公众监督的热情已被调动起来。 二是,公开机制与问责机制挂起钩来。通过通报公车违规情况、责令部门负责人写检查、否决违规干部的提拔任用等配套措施,用了硬招、动了真格,这无疑会对一些不把私用公车当回事的官员形成震慑力。 百姓盯着,问责追着,由此形成监督合力,公车自然难以“出轨”。沙雅的做法不无启发。近年来,给公车统一标识、安装GPS之类的做法,在各地并不少见,但收效不大,其中的重要原因,正在于监督不强、执行不力。 比如,有的只重内部监督、缺少社会监督,结果公车使用情况、GPS定位信息只是内部掌握,公众的举报投诉因为没有参与渠道,难以形成制约力量。有的只有信息通报,而无问责跟进,即使曝光,也是意思意思、罚酒三杯。时间一长,治理的力道就打了折扣,官员渐渐也就不以为意,公车照开、私事照办。可见,治理公车私用,一靠公开透明,二靠严格监督。 其实,公车私用也是一种权力带来的福利,根子还在特权观念作祟、权力运行失范。因而,根治公车私用,在于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铁笼里,让其回归公共服务的本位。权力坚守正道,公车开行自然也就不逾矩、不出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5]公车超标
- [ 03-25]管住公车私用背后的权力
- [ 03-22]公车既要“符合规定”更要敬畏权利
- [ 03-22]公车违法谁来负责
- [ 03-21]公车自主品牌采购也要遵规
- [ 03-11]公车改革有助于公交优先
- [ 02-28]让每个人都可以做监管公车的“区伯”
- [ 02-26]被免职“房警”私用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