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临时工”缘何总成为“逃生马甲”?

www.fjnet.cn?2013-04-17 10:53? 醉江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现代快报》4月16日:4月13日晚9时左右,盐城响水县城管局一驾驶员酒后驾驶一辆执法用车,连撞4人后弃车逃跑,事故造成4人不同程度受伤。昨天,记者了解到,驾驶员是城管局临时工,目前已被警方行政拘留。

坏事都是临时工干的,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式,比较恒定。近年来,“临时工”像是救场的群众演员,哪儿有需要就会在哪儿出现。

在诸多事例之后,有网友质疑问题:为什么坏事都是临时工干的?为什么这样的事都发生在城管?难道临时工比正式在编人员还“牛”吗?

如果就城管说城管,我们可能产生一种单纯的对于执行者的怨愤,但是不是城管就都是恶人呢?现实中的很多正面典型告诉我们,事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城管作为一种职业,也是良莠不齐的,除了恶,也有善。城管问题的根本症结,并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政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暴力执法的频频出现。这是这个问题的深层解读,但在现实中,政府机制的健全,还需要一个过程。事件追责承担者常常是“临时工”,这是一种典型的无赖行为,更是糊弄人。假如追责到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还敢为所欲为?

依笔者看,“临时工”成为逃生马甲,是现行问责机制的执行力是不够严格,不够彻底,令人有余地可旋。众多危机场合出现“临时工”,只说明“临时工”已成为逃避风险最有效的托词。因为“临时工”为生存危机所累,不得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这种李代桃僵的做法,导致很多语境中只要出现“临时工”,就会伴生“老不信”的尴尬局面,常常真“临时工”也会被误读成“替罪羊”。出现这样的结果,值得有关部门思考。

“临时工”成“逃生马甲”,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多次演绎后的定律。愚以为,当那些“假临时工”真公务人员与普通百姓在执法过程中,只有尊重人的权利,多换位思考一下,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才会文明依法办事……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