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抗震救灾需从悲痛中走向理性

www.fjnet.cn?2013-04-22 09:08? 于治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月20日8时02分,这一时刻再次见证了自然灾害的无情与冷漠——瞬间的地震夺走了百余人的生命、20余人失踪、上万人受伤、百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或达百亿级……在全国人民为之悲伤、震惊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展开了救援指挥行动:虎扑nba: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李克强连夜来到灾区一线指挥,并到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重伤员;四川省委书记省长更是在三小时内赶到灾区……

大灾面前,大爱涌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向失去亲人、房屋倒塌、失去财产的人们送来真心的抚慰。是的,此时此刻,灾区的人们最需要的是温暖,是人性的关怀,是真诚的帮助,是无私的关爱。这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已经或者正在得到,他们受到重创的心灵,或许能够得到一丝安慰。

悲痛既然不能避免,那么,理性应对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悲痛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但是,从悲痛中走向理性,以理性的判断、处置、应对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是更为科学、更为重要的。尤其是要避免盲目,避免盲从,避免无序无组织的救援活动,未经批准的任何个人、组织如果自发前往灾区,那只会添乱,而不是帮忙。为抗震救灾尽力,我们有的是更好的途径、方法和渠道,形式要服务于内容,方式方法要服从目的,这也是辩证法。

理性应对应更多地体现在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协作上。从前期的抢救生命至上,到中期的灾民安置、伤员的进一步治疗、康复,再到后期的灾后重建、科学预防等等都是一个个命题,需要理性、科学,需要各地各部门的齐心协力,更需要整合各种监督资源,确保监督到位,防止在抗震救灾中出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防止出现任何不该出现的人和事,确保抗震救灾活动有序推进、顺利开展,尽最大努力多抢救生命、多挽回生命,同时保证所有与抗震救灾有关的人、财、物的调配合理、有序、科学、有效,为灾区重建提供坚强保证。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