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拆迁传言背后的文化焦虑
www.fjnet.cn?2013-05-05 11:04? 魏英杰?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人们了解事实,消除误解。今后有关部门还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保护工程依照相关原则进行。 针对网上“百亿元拆迁什刹海”传言,北京西城区政府表示:什刹海旧城保护项目是历史风貌保护和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民生项目,非商业开发,不会大拆大建。 随着北京老街、胡同的逐渐消逝,剩下为数不多的传统街区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新近出版的《再会,老北京》一书,颇让人感受到对传统的温情。一旦这座城市哪里开始拆迁,出现各种说法其实很正常。这反映了人们感伤旧日、试图挽留美好事物的文化焦虑。 人们之所以产生误读,大概也因为对相关项目缺乏了解,而又对过去种种拆迁模式有所不满。许多地方政府搞拆迁,也有以保护文化之名,或采取“商业开发带危改”模式。到头来,却还是为了发展土地财政。远的不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安兴教寺拆迁风波,就被舆论质疑带有房产开发性质。所以,当有人听到什刹海要“大兴土木”,难免会有此一问。 不过,什刹海项目的运作模式或与过去不同。这个项目属于“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的一个旧城保护示范项目,围绕该项目正在做的事情,主要包括修缮老建筑、复建部分历史建筑以及拆除一些不符合历史风貌的现代建筑。这就决定了,什刹海项目必须遵照大原则、大框架进行,而不能违背初衷,搭车搞商业开发。 该项目也不太可能像以往那样大拆大建。按初步方案,项目主要采取居民自愿申请方式进行人口适度疏解。搬迁与否由居民自愿决定,可以避免强拆发生。恢复什刹海历史风貌存在一个难点,就是一些老建筑居住人口多,生活环境复杂,影响了整体景观。但如果采取大拆大建方式迁移人口,又将失去老建筑街区的人文特色。因此,采取自愿原则进行人口疏解,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这一原则若能真正落实,不仅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还有望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一个亮点。以往搞类似公共拆迁项目,政府部门说得都很冠冕堂皇,比如“舍小家顾大家”“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这些说法多有偏颇,极易成为侵害个体利益的高尚借口。实际上,顾全大局未必一定要损害个体利益,如政府提供合理补偿,遵循居民自愿原则,不难达到利益兼顾、皆大欢喜的结果。退一步说,至少可以减少阻力,降低各种风险。 传言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知情权的缺失。现在,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人们了解事实,消除误解。今后有关部门还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保护工程依照相关原则进行。这样的话,人们的文化焦虑感才会逐渐消退,进而主动参与到古都中轴线保护工程中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31]莫言:把中国故事推向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