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铁路货改:“前店后场”怎么吆喝更吸引人?

www.fjnet.cn?2013-05-15 16:44? 江南浪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铁路这次货运改革风暴,据说来得有些“迅雷不及掩耳”,让多年习惯于城堡里盘腿经营的铁路人多少感到有些眩晕或不适。

铁路货运,过去在常人眼中,那可是个“香馍馍”,坐等客来,客随主便,愿来不来。如果把传统的铁路货运业比作一个饭店,货主既像食客又像伙计,店主既像老板也像食客,那套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定式和繁杂流程,沿革至今,已经越来越让老板不淡定,客人不自在。

当下,在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铁路货运呈现出两大“怪象”:一是“一升一降”。社会货运总量逐年稳步上升,而铁路货运量却呈下降趋势;二是“一冷一热”。铁路货场日显门庭冷落,而地方大小物流公司却生意兴隆。以致近年春节期间,国内几大物流公司刚宣布休假,网上立刻炒成一片,因为,那几日,无人及时送货。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社会货运市场格局中,铁路相对于长距离、“大重散堆”货物,如煤炭、矿石、钢材、水泥、化肥等仍然保持一定优势。但是,过去大量经铁路运输的日常生活用品、家电、汽车、各类机械等,早已分流公路、民航,更催肥养大了国内N多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对此,铁路目前大多是“望货兴叹”。

在铁路货运供需关系紧张的时代,“好酒不必赚吆喝”,铁路缺点“危机感”也可以理解,因为,那时的运能确实存在严重“瓶颈”,只要啃下“西瓜”,“芝麻”可以忽略不计,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但随着这些年高铁发展腾出的大量货运空间,尤其是运输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后,铁路货运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依然如故,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显现。

始终一副“衙门派”,始终一套“连环扣”,铁路货运渐成“温水煮青蛙”,浑然不觉外界温度。随着近年运输市场格局的急剧变化,有了多样选择空间的货主,开始有了更多的比较和甄别,尤其在运输时效、运价成本,便捷程度等方面,他们有“货比三家”的可能,而铁路货运固有的一些东西,与当今“效率就是金钱”的商业氛围格格不入,甚至匪夷所思。于是,疏远渐成告别。

意识到这点还不算太晚,近闻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正以这些积弊“祭刀”,通过转换运输管理体制,再造货运营销机制,运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生产作业流程等等,设计出一整套“前店后场”式的业务运作流程,以更好地对接市场和货主需求,突显铁路的竞争优势,由此,铁路货运正式进入市场化经营的“吆喝时代”!

以我理解,“前店后场”非一般商品店铺,而更像品牌专营店或工厂直销店。前台为销售点,后台是生产线,通过“一体化”营销管理,“一口价” 订单收费,“一条龙”全程服务,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和繁缛程序,优化业务受理和运输服务流程,手续简单,办理方便;客来货到,明码标价;随到随办,随装随运;接取送达,服务到家。

了解铁路的“前店后场”,绝不仅仅是装修个门面,整俩漂亮MM搞前台客服接待。要吸引货主“回流”和常驻,还须明确两个竞争要素:一服务是否比别的运输方式更便捷;二是运价是否比别的运输方式更便宜。同时,制定两条行风底线:一是不粗暴待客;二是不野蛮装卸。在此基础上,通过每个流程的精细化服务、标准化作业,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快捷、高效送达货主手中。

要做到上述几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还必须树立“生命无价,货运有价”的新理念,增强铁路运输经营的契约精神和质量意识,铁路客运理当确保旅客生命的绝对安全,而就铁路货运而言,订单就是合同,合同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应保证订单货物的如期交付,完好无损,并健全和完善合理的货物保价理赔机制、到货周期无故延误补偿机制,增强货主对铁路运输的放心感和信任度。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