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一跪”那么简单
www.fjnet.cn?2013-05-23 10:59? 雷 象?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5月21日,怀化芷江杨公庙学校,副校长沈宏木看着学生们认真地做着广播体操,脸上浮现出笑容,“那次以后,学生懂事多了”。沈宏木所说的“那次”,是指5月2日学校发生的“校长下跪”事件。那天,也是课间操时间,校长杨文军突然跪倒在全校700多名学生面前,流着泪劝学生们要好好读书。(潇湘晨报) 教育专业出身的杨文军校长此番“一跪”可谓用心良苦:“这次教育要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心和学习激情”。 如果将此“一跪“作为一种大胆的教育尝试,投石问路,未尝不可。可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心和学习激情需要校长下跪吗?“读书无用”思潮原因何在?破解此种思潮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又是什么?学生们真的需要这样跪着的教育吗?种种疑问,仅以此“一跪”所产生的效果还是难圆其说的。不过杨文军校长能做出此番震撼人心的举动,只要不是做秀,其积极的反思探索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按文军校长之初衷,他将下跪比喻成往池塘里投了一块石子,看这块石子能不能激起涟漪。“老师、学生赞同还是不赞同,他们都会去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改变,那么效果也就达到了。”杨文军说,他希望给学生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一次两次考试成绩的提高。不难理解扬校长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执着和沉重的悲情。为了下一代更好地学习,更懂事,跪就跪了,只要能唤醒下一代的思想觉悟,撒米喂鸡,养活一只算一只,救出一个是一个,这是时下教育环境里面普遍的思维。而以下跪成全教育,是一种没有公平、没有尊严、没有自主的教育,是结不出教育硕果的,畸形的感动也扶不起思想懦弱的学生,靠这样的跪着的教育不能改善中国教育的缺失,更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教育是大问题,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难题。首先,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影响最直接,而大多数中国父母没有把家庭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父母老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学前素质教育”。这种“学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再则,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一切向钱看”人生价值观;网络泛滥以及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游戏、图书等,耳濡目染,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极不利消极影响。部分学生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深受其害,逐渐厌学。而我们的教育则缺少特色和新意,存在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照本宣科,程序化机械化的弊端。日复一日枯燥无趣的学习,使学生不断生出逆反心理。而较之于社会的五彩纷呈和光怪陆离的生活现象,在吸引力上学校的教育可以说是先输一筹。学生的自控自制力差,领悟能力更是因人而异,下跪式的教育与书本上的英雄事迹未必感动得了学生,而电视剧中的黑帮老大确极易被膜拜和模仿。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同时也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管理方法和方式以及教育智慧和力量一种挑战和考验。 教育也是门艺术,培养孩子自觉意识很关键,需要宽严适度的引导,而不是苍白无力的生硬教育,要知道知识是种趣味,而不是真理,真理隐藏于生活的细节当中,认知真理是一种探索过程而不是说教过程。从孔子《论语》中可以看到,记录的大多为老师和学生讨论各自观点,发表个人见解的有趣的言语对话过程,很少见教条式的灌输和充填,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电视剧《门第》有这么一段话:“我们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不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观念也不同,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可以磨合的,而磨合方法不是一味忍让,迁就,而是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对方的品格,然后慢慢向对方靠拢。”教育更需要的是包容和耐心,而不是以追求入学率、升学率为教育出发点,以感恩戴德为教育动机,以追求名利为教育归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