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生死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www.fjnet.cn?2013-05-30 15:46? 曹金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微博网友“长春您好”在微博中称,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楼内电梯前贴出“生死状”:“凡因乘坐电梯所发生的任何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5月30日,中国广播网)

最近,电梯“夺命案”频发,为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避免“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广大市民纷纷采取各种行动来规避风险,而前不久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则“别出心裁”地在电梯外张贴“生死状”,明确声明对因乘坐电梯所发生的任何后果概不负责。殊不知,一张小小的“生死状”岂能承担生命之重?

《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了物件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他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龙潭区的这种张贴“生死状”企图脱责的行为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知法犯法”的做法不仅伤了民众的心更让其“法院”身份蒙羞。

作为电梯所有者而言,明知电梯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为何不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对电梯进行必要的检查与维护,却把矛盾指向无辜的受害者?“因为你乘坐了电梯,所以你就要担责”,这是什么样的逻辑思维?难道电梯的设立只是是为了“看”吗?堂堂法院竟然闹出如此低级的笑话,真不知其领导会作何感想。

身为国家机关单位,赢得民心的好办法就是要有“担当”,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这是日常工作最基本的思想指导,而龙潭区法院之所以张贴“生死状”就是不想为群众利益担责,这是“懦弱”、“虚伪”、“伤民心”的表现,这样的法院我们如何相信会还群众以“公道”?

广大媒体舆论的关注让龙潭法院成为众矢之的,我们的真实目的不是揪出法院惩而后快,踏上一万只脚令其“永世不得翻身”,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管理机构能够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找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而不是“另辟蹊径”,推卸责任。

一个真正为民着想的政府,是在一点一滴中体现的。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