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副省长微博骂人”错不只在没好好说话

www.fjnet.cn?2013-07-30 08:27? 潘洪其?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我们鼓励官员实名开通微博,鼓励官员在微博上多说真话、实话,少说或不说假话、套话。官员骂人或许也是在说真话,但这种“真话”既侮辱、诋毁了被骂的人,也显示了骂人者自身的素养欠缺,断不能加以鼓励。

7月28日,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在新浪微博转发点评一条美国发生枪击案的微博时,指责有人“天天骂祖国,又赖着不去米(美)国”,提出“让他们赶紧去美国,越快越好!去之前,先整形,不要让人家看出是中国人”,并骂这些人是“败类、人渣”。陈鸣明此言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很多人对他身为副省长破口骂人提出激烈批评。(7月30日《北京青年报》)

目前实名开微博的省部级官员屈指可数,陈鸣明即为其中之一。既然以实名认证身份开通微博,陈鸣明在微博上的发言,就不只是普通网友的发言,而是一名副省长的发言,尽管他的言论主要代表个人的意见,不代表省政府的立场,但仍然要比普通网友的言论更能引人关注。鉴于陈鸣明的高官身份,人们对他的微博言论的要求,会比对普通网友言论的要求更高,普通网友如果在微博上骂人“败类、人渣”,在网络语境中算不上有多“狠”,但陈鸣明在微博上骂人“败类、人渣”,即便以网络语境的尺度论,也称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络言论事件”,值得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予以关切。

我们鼓励官员实名开通微博,鼓励官员在微博上多说真话、实话,少说或不说假话、套话。官员骂人或许也是在说真话,但这种“真话”既侮辱、诋毁了被骂的人,也显示了骂人者自身的素养欠缺,断不能加以鼓励。陈鸣明微博骂人受到批评质疑后,发表了一篇题为《有话好好说,从我做起》的长微博,承认自己在微博中“个别言词欠妥”,没做到有话好好说,希望得到网友原谅,并就很难在这件事上与网友进行持续讨论,向网友致歉。他的态度看起来有所软化,却显示了颇有分寸的保留——仅就他欠妥、欠技巧的说话方式请网友原谅,仅就他不能“奉陪到底”向网友致歉,仿佛他骂别人是“败类、人渣”,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仿佛只要注意有话好好说,做到骂人更含蓄一些,水平更高一些,就没什么问题了。

陈鸣明承认自己“言词欠妥”,这是在程序意义上承认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好,而他的态度之所以有所保留,还在于他在实体意义上,并不承认自己骂得不对。他说,“公众对个体极端事件的关注,可能对解决整体问题有促进作用,但不能因为个体极端事件,就否定整个社会”,“微博上有些网友在无限放大一些个案的意义,否定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极端事件哪个国家都有,美国每年的枪击案也不少,可在一些网民那里,说中国好就会挨骂,说中国坏才会叫好”。其实,所谓“说中国好就会挨骂,说中国坏才会叫好”、“因为个体极端事件,就否定整个社会”、“否定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未尝不是陈鸣明把少数网友的“个体极端言论”加以“无限放大”的结果。由于进行了“无限放大”,少数网友就个体极端事件吐槽几句,在陈鸣明眼里就成了“否定整个社会”;少数网友就社会时事提出批评,在陈鸣明眼里就成了“否定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少数网友就中国和外国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在陈鸣明眼里就成了“天天骂祖国,又赖着不去米(美)国”……

或许有人“天天骂祖国,又赖着不去米(美)国”,但这只可能是个别网友的“个体极端言论”,对此不能无限放大、上纲上线,更不应以粗鄙言词破口大骂。副省长陈鸣明在微博上骂人,其过错不只是在于没有好好说话,而更在于有意无意虚构、夸大网络舆论的“敌情”,随意给网友扣上“败类、人渣”的帽子,这种简单生硬的非理性态度是很不可取的。

当下微博生态的主流是积极的,网络舆论整体上是理性的,从政府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到意见领袖、普通网友,都应当对社会舆情和民情民意作出全面、客观的把握,摈弃那些只看立场、不讲道理、乱贴标签、乱扣帽子的做法,努力构建积极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