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期待“不哄抢”不再是新闻

www.fjnet.cn?2013-08-14 08:49? 陈尚营?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近日,济南街头出现让人感动的一幕:一女子过马路时被车撞倒,随身带的两万多元现金散落一地,路过的行人没有哄抢,大家一起将钱捡起后,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女失主,还有人及时拨打120,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大家纷纷为这样的“济南好市民”叫好。

按常理,这应该是此类事件发生后,行人正常的反应和做法。但在今天,我们还是被这样的情景感动,呼吁这样的“正能量”,是因为很多发生在身边类似的事件并不似这次一般美好。记忆最深的,莫过于今年2月份,上海一农民工去存钱的途中,钱被风吹落一地,也有路过的行人捡拾,结果却令人遗憾,部分捡钱的人并未归还。

在网络上搜索“哄抢”,你会看到“一个复杂的中国”,在城市道路上因钱“哄抢”,在高速路上“哄抢”柑橘,商家用来促销的商品也引来“哄抢”……所以,一次“不哄抢”,成了“正能量”。

管仲说:“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具体到生活中的小事,我们不搞道德要挟,但社会生活中的公序良俗却不容亵渎和践踏。“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从小就背过的名言,不应该被遗忘。济南市民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微小但弥足珍贵的善良,它所引发的讨论,让这样的善良放大,影响了更多人,对这样的义举,必须要“点赞”。

毋庸讳言,当下的社会过于看重对物质的追求,正因如此,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想法:大家都这样了,我也就不要免俗了。其实不然,要知道,你自己觉得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但他所起到的示范效应却不容忽视。发生在济南街头的这一幕,如果有市民捡钱后,不是还给失主,而是揣进自己的口袋离开,很难说其他的市民就不会效仿。

但愿有一天,这样“不哄抢”的“正能量”能够成为常态,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不会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新华社济南8月13日专电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