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攻打叙利亚概率几何?
www.fjnet.cn?2013-08-27 08:31? 徐立凡?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种种可能出现的困境,实际上具有同源性——无不反映着军事干预的有限性。军事干预不是恰当的国际事务语言——它只是恰当地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当代危机的不适应性。 在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后,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的时间窗口似乎也将随时到来。8月25日,美国防长哈格尔在马来西亚“美军完全准备就绪”的表态,仿佛坐实了攻打叙利亚的可能。但实际上,尽管奥巴马宣称叙利亚关系美国的核心利益,而美军也已磨刀霍霍,但是,在政治层面的准备还未完成的情况下,踏进叙利亚的泥潭,对于美国意味着风险还是收益还远谈不上明确。因此,在寻找到恰当干预模式之前,美军攻打叙利亚还不具有必然性。 从政治层面看,与哈格尔的激进表态相反,包括奥巴马本人在内的华盛顿决策圈,近来实际上已经转了口风,开始强调“美国行动应该作为国际社会共识的组成部分”。这实际上是为美军行动设置了前提。而显然,在俄罗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情况下,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调和国际社会的立场遥不可及。 如果避开安理会平台,选择其他“国际社会”框架取得攻打叙利亚的法理性,美国只能依靠北约和海湾国家。然而,目前北约内部尚需进一步协调:鉴于9月即将举行大选,德国的态度远远比英、法、土等国谨慎得多。而海湾国家的支持则包含明显的宗教派别考量。凸显这种考量,攻打叙利亚可能将过多浸染宗教战争式的色彩,而弱化“防止人道主义危机扩散”这面大旗。 政治层面的为难还在于,埃及正在上演的转型悲剧,已经对2011年以来欧美的积极干预政策提出了警告:推翻一个强人不代表秩序的恢复。而叙利亚内乱的进程证明,迄今为止找不出足够让西方信任的政治新人。如果政权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混乱局面,美国声称的核心利益反而可能加快流失。目前在美国国内已经占据绝对多数的反战民意,就可能演化为奥巴马的政治危机。老布什和小布什的前车之鉴,所在不远。 但是,政治场面的难题不足以完全阻止美国放弃军事干预叙利亚这一选项。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毕竟是奥巴马给叙利亚危机划出的红线,而这一红线已被突破。无论联合国调查的结果如何,无论叙利亚敌对双方谁是始作俑者,这一事实已经存在。仅从捍卫美国在中东的权威这一角度出发,奥巴马也需要有所表现。在外交层面不可能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有限打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有限打击可以避开联合国安理会的“掣肘”,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也是最近十几年来美国军事干预的主要途径。而这其中,包括了索马里模式、科索沃模式和班加西模式。索马里模式是美军单边行动模式,也是启动成本最低的模式。按照美国《战争权力决议案》,美国总统有权发动60天内的战争。但这种模式的风险显而易见——任何战场变化都会成为美国政府危机。这正是索马里黑鹰事件的前车之鉴。从控制政治风险的角度考量,即使奥巴马想强调红线不得突破,也不会采取这种风险自担的模式,而至少选择在国会得到授权承担风险。由于美国国会9月9日复会,因此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等待联合国调查报告。 而科索沃模式和班加西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北约联军的名义参战,不同之处是,在科索沃只采取了风险可控的空中打击,在班加西则是最初的犹豫后派出了地面部队。如果美国确实需要作出反应,科索沃模式或许最可取。 但即使找到了风险可控的干预模式,其效果也是可疑的。如果叙利亚内战双方均使用了化学武器,军事干预该如何选择打击目标?假如行动只针对政府军一方,那么其用兵的法理性依然会受到怀疑;如果不得不建立中立区,则必须派出地面部队,这对于仍处在经济考验中的可能参战国来说,同样会遭遇国内压力。 种种可能出现的困境,实际上具有同源性——无不反映着军事干预的有限性。军事干预不是恰当的国际事务语言——它只是恰当地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当代危机的不适应性。 徐立凡(北京 学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6]王毅:中方支持联合国尽快查明叙利亚有关问题真相
- [ 08-26]美国对叙利亚动武,可能吗
- [ 08-23]洪磊:中方坚决反对叙利亚任何一方使用化武
- [ 07-11]外交部:中方欢迎一切有助于在叙利亚停止暴力的倡议
- [ 05-30]输送武器只会加剧叙利亚危机
- [ 05-27]外交部就叙利亚、朝鲜半岛问题等答问
- [ 03-28]外交部:中方一直在平衡做叙利亚有关各方工作
- [ 03-22]中方谴责叙利亚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