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关键信息打“马赛克”
www.fjnet.cn?2013-09-27 08:38? 易艳刚?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日前,北京市出台《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要求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方案》强调将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并要求6家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退出。不过,相关部门并没公布这6家违章高尔夫球场的详细信息,也没有给出它们退出的具体方案和时间表。 高尔夫球场惯于建在景区或湖区,仿佛唯有如此才算“高端大气上档次”。这种区位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地下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央视报道,一个占地1000亩的18洞高尔夫球场,每月所用化肥、杀菌剂、杀虫剂至少有13吨,但它们被吸收的不到一半,多数都渗透到了地下,或直接随雨水流进了附近的河流。 从防控地下水污染、保护饮用水安全的角度来看,清理建在水源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有助于捍卫公众的健康权,值得我们好好点个“赞”。不过,让人有些纳闷的是:既然整顿行动是为民办好事的民本之举,既然那6家高尔夫球场确实应该退出,相关部门何不坦然晒出他们的名字,以便全社会对他们进行监督?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监管部门整治行动的成效难免会大打折扣。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对高尔夫球场项目的监管一直殊为不易。高尔夫球场属于投资巨大、收益显著的项目,因此有些球场被监管部门“点名”后,依然会耍各种花招来消解监管。新闻中的这6家高尔夫球场,搞不好也会变相抵制“清退令”。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将违建高尔夫球场的名单公之于众,以此向全社会发出监督邀请函。 跳出这则新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类似的监督性报道中,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时经常都会“语焉不详”。比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曝光问题食品时,通篇都只有“某地”“某公司”“某品牌”等表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究竟是哪家公司的哪一款产品出了问题;再比如,国土部门明明已经通过调查得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但却不让公众知道究竟哪些区域的土壤受到了污染。若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行使监督权也就无从说起。 给关键信息打“马赛克”,或故意进行模糊化处理,实质上是对公众和公共利益不负责任。这种处理方式之所以越来越常见,有一些是出于谨慎表达的考量,有一些则是涉事企业“危机公关”的结果。但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会不利于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最终会在客观上减少被监管对象的损失,也会削弱监督的效力。 公开应是惯例,不公开仅属例外。只要信息不涉密,越公开就越能激发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也越能防止被监督的对象“阳奉阴违”。诸如“违章建在水源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这种信息,理应大大方方“晒”在阳光下,摊在公众眼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6]营改增全国试点新旧税制平稳转换 将择机推广
- [ 09-25]“以房养老”试点方案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出台
- [ 09-24]鲁能官方表态启动明年多线作战方案 欲创佳绩
- [ 09-23]借力民间推动官办社团去行政化
- [ 09-18]社科院:红会等官办社团去行政化垄断化刻不容缓
- [ 09-17]广东省人民陪审员明年底总量将达近8000名
- [ 09-16]海口数名村干部侵吞征地补偿款近1300万元获刑
- [ 09-13]官方要求杜绝用未取得校车标牌车辆提供校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