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何处寻
www.fjnet.cn?2013-10-30 07:15? 刘宇隆?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偶然翻到鲁迅、胡适的几封写给母亲的信。鲁迅平时的文章多凌厉、忧愤,运笔常有苍凉之味;尤其狠狠地批判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时常语出惊人。写给母亲的信则严守儒家的孝道,且流露着对该价值观的认同和忠诚。在这一基本点上,胡适和他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胡适和母亲有朋友成分在其中,遇事尚可探讨;鲁迅则只呈现汇报、聆听的姿态,令人不忘他的长子身份,有提挈家风之味。 一封家书头枕的底本很多,既有家风使然,又有书写者、拆阅者的人格背景、受教育水平使然,又有当时当世那纷扰而牢笼百态的氛围、价值观使然……家书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形制上已比较成熟,其内容之丰盈、情感之多至,书写亦庄亦谐,或潇洒或质朴,更为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及。 再往前看,刘邦《手敕太子文》、诸葛亮《诫子书》、姜维《报母书》、欧阳修《与十二侄》、文天祥《狱中家书》等,已在文学庙堂的极高处供奉。百代读来,其谆谆之叮咛、愀然之节律,慷慨其情,譬喻其理,仍不由得不令做父母、做儿女的常拿出来读读。 现在的中国,“家书文化”呈现出一种消逝的趋势。过去的信笺变成今天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过去的“专此布复,恭请金安”变成今天更平等、更似友情关系的互祝快乐。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形式的偏好。今天,仍有不少人坚持传统的家书形式,享受笔墨带来的独特快意;而这些有古典情结的人如果遇到实在工作忙、没工夫写,也多半会发一条短信、打一通电话代替。 但正如全球化带来的担忧一样,文明的内部价值总量是在不断增加,呈爆炸趋势的;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则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缺乏识别性。今天的人越来越少在文化的细节上动脑筋,而更专注于开发新的文化形式,我们的身后——残次品、半成品就扔了一地。比如过年过节互相转发的垃圾短信,部分代替了家书的功能。如果是你本人写的也就罢了,很多传统家书也并不长篇大论,文采也不那么讲究,写成什么样我都认了;但各种垃圾短信近于劣等文人的行活儿,实在既没内容也乏形式。 如今,以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形成的“多维家书”,很难讲已妥善接过了传统的家书形式,且保证其固有的文明价值不流失。“家书文化”消逝,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守得住文明价值而以新的文化形式妥善相迎,就会变成好事。 (摘编自10月28日《北京日报》,作者:刘宇隆,原题为《我观“家书文化”的消逝》)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8]越南老归侨将家书集结成册 还原家族“人生大事”
- [ 06-28]美国老兵深情家书69年终寄到 其子感慨万千(图)
- [ 06-20]搭建干群沟通交流新平台
- [ 05-24]400封日军家书证南京大屠杀 藏家欲日本办展
- [ 05-17]台湾嘉义市设“天堂家书”邮筒 代亲属遥寄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