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才是信访工作的减压阀 □ 马钰朋(北京 媒体人) 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因为与地方党政领导升迁直接挂钩,造成地方信访压力很大,被指导致各地信访部门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截访”,甚至雇佣“黑保安”,设置“黑监狱”,发生恶性事件。(11月11日《新京报》) 由于与政绩挂钩,信访排名成了地方政府工作中的“压力锅”,而由此催生出的“截访”等不择手段自然成为了避免信访排名通报的“减压阀”。 信访本为提供一种救济渠道,但指标化造成了基层政府和个别访民的双重价值错位。一方面,在很多地方,信访排名成为党政官员考核的一项内容,压力之下,很多官员不遗余力地抹平信访排名上的数字,空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说,甚至不惜侵犯民众个人权益。另一方面,因为官员的信访排名压力,个别访民把它当成了解决问题的“要挟”工具,催生了“信访不信法”的信访人员。 应该看到,信访制度说到底还是为了弥补群众表达渠道不畅、法律解决不足而设立的行政救济制度,也就是说,矛盾的化解、纠纷的解决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健全疏通群众表达渠道,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公正,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 面对社会矛盾,需要及时解决、就地解决,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化为信访问题,更不能把法律问题留交给信访来解决;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培育官员和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意识,形成官员依法行政、公众依法办事的法治社会氛围。说到底,法治才真正是信访工作的“减压阀”,如果纠纷矛盾都能回复到法律本位进行解决,并通过及时的调解仲裁、合理合法的行政复议、公正的司法裁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那么信访制度也将会成为历史,矛盾纠纷也能得到根本性的化解。 |
相关阅读:
- [ 11-12]排名取消,地方该如何重视信访?
- [ 11-12]评论:信访排名通报制度取消后当地矛盾如何化解
- [ 11-11]中国信访制度迎改革:或不再进行全国排名通报
- [ 11-10]解析如何监督一把手:纪检 审计 监察 信访举报
- [ 11-01]中央第四巡视组进驻吉林省开展巡视工作 组长项宗西
- [ 10-28]学者析当下信访困局:政策失灵诱发众多矛盾
- [ 10-26]人大信访局原副局长辞职当律师 称不是弃暗投明
- [ 10-18]中纪委:两节期间接到举报917件 网络举报近9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