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国企公车消费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2014-01-17 15:08? 舒圣祥?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管公车享受所花费的每一分钱,事实上都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全民股东的利益都将因此受损

1月14日,五粮液集团公务车拍卖收官,总计拍卖公车数量324辆,回笼资金3003万。五粮液拍卖公车,引发了公众对于国企公车购买、使用情况的关注。国企的公车有多少?这个数字一直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监管央企的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相关统计数据。(1月16日《新京报》)

作为国企职务消费之一,国企公车消费一直是重点监管项目。近年来,国资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等部门在多个规范央企领导职务消费的文件上都曾频发相关规定。吊诡的是,虽然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国企到底有多少公车,竟然至今没有统计数据。也就是说,监管国企公车的文件,居然主要是靠国企“自觉落实”!

近年来,国企高管薪酬过高以及自定薪酬福利的问题,一直为舆论所诟病。公车消费在内的职务消费,正是自定薪酬福利的一种。当“八项规定”、“反四风”在党政机关掀起一阵阵廉政风潮时,身份微妙的国企高管却游离于监管之外。有国企内部人士表示,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公车消费肯定是与自身经营情况挂钩;问题是,国企并不是普通的企业,国企高管的公车消费绝不只是企业内部私事。

私企老板的职务消费花的是自己的钱,再怎么奢侈我们也管不着;可国企高管的穷奢极欲花的是全民的钱,我们不能不管。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天价薪酬福利之于国企高管,那就是“拿着华尔街高薪的政府官员”。国企高管们说是政府官员,却又享受着职业经理人的天价薪酬;说是职业经理人,却又缺少一个真正市场化的选拔机制,而且仍然享受种种体制内的官员福利待遇——亦官亦商的国企高管,等于是高官与高管的好处“两头占”。

具体到公车福利,国企高管的豪车享受,不仅是光明正大的超标超配,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公车私用;这到底合不合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为,高管公车享受所花费的每一分钱,事实上都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全民股东的利益都将因此受损,这和公务员浪费纳税人的钱道理相似。“八项规定”出台后,国资委随即下发文件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显然,反腐运动的诸多重拳在国企领域也该适用,问题是,不能光发文件不抓落实。

国企公车没有统计数据,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监管的失职。五粮液集团的公车拍卖,让我们见识了国企公车之豪华之泛滥;若将全国所有国企集中在一起,光是花在公车消费上的钱,都不知道“偷走”了多少属于全民股东的利润。更何况,国企挥金如土的奢侈职务消费,又何止是公车?媒体曝光的诸如中石化天价茅台事件、天价吊灯事件等等,就是其中的缩影。对于国企职务消费,国资委理应有着更为严格的监管。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这掷地有声的反腐承诺里,国企高管包括公车消费在内,各种挥金如土的奢侈职务消费,绝不应该继续成为“法外之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