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车轮又回到它惯常的轨道时,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正在发生的改变。 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所形成的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就属于历史打了一个圈,又回到它的出发地的范畴。前日,当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下称“海合会”)代表团来到北京,与中国举行双方的第三轮战略对话时,亚洲大陆的两端,又重现了过往上千年历史中曾有过的商旅往来绵密繁复的场景。双方的主要议题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虎扑nba:主席在会见海合会代表团时,希望加快谈判进程,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中国与海合会的自贸区谈判历时已近十年,但近年来进展尤速。双方意图通过建立自贸区来提升经济合作水平,首先是承于过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2000年双边贸易额为101亿美元,2012年双方贸易额则达1550亿美元。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增长了15倍。快速增加的经贸往来需要更好的制度和机制予以保障。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接近,能源是主要驱动因素。海湾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输出市场,沙特阿拉伯长期雄踞世界石油产量之王的宝座,预计未来10年石油出口将达3.8亿~4亿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8%。沙特石油的最大买家现在已变成中国,2009年,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石油出口20年来首次降至每日100万桶的水平之下,而中国则增至100万桶之上。中国与沙特已相互成为能源贸易最大伙伴,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已占其总量的约20%,中国自沙特的原油进口,十余年间增长了近十倍。 中国与海合会于2010年启动战略对话机制并加速自贸区谈判,也是着眼未来。当两边的经贸专家和政治家们坐到一起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已是新的现实:一边是,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实体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上升中;另一边是,全球能源政治格局近年来正经历激烈的调整,能源贸易地图在重新改写。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包括海湾国家在内的中东地区,石油输出主要是向欧美。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以及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强,世界能源卖方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欧洲转而更多是从俄罗斯等地进口能源,美国能源自给率显著提高,其能源进口来自美洲周围国家的比重加大,中东石油对其越来越无关紧要。这对能源生产国来说无疑是很大压力。 与能源进口国希望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者一样,能源出口国同样希望获得稳定的能源需求者。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接近,实际上是相互投保。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严重依赖能源输出的海湾国家,彼此需要长期稳定的卖家和买家。 经过十年来的磋商谈判,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形成自贸区,已形成良好的机制基础。海合会创始六国与中国已分别签订经贸合作协定,阿曼、卡塔尔与中国还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沙特、巴林与中国则通过换文确定了最惠国待遇,中国与海合会还成立了双边经贸合作联合委员会。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及其可以预期的前景,还展示了亚洲和全球经济与地缘格局的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从亚洲来看,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正在复活。打开亚洲经济地图,亚洲东部已成为亚洲西部能源生产的最大消费者;在亚洲东部,中国与东盟国家已于2010年形成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谈判也在进行中;亚洲中部的中亚国家,则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政治地区合作机制。当中国与海湾国家的自贸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落定时,整个亚洲在经济上将再次有机联为一体,亚洲内部将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体。 二是从全球来看,传统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全球化体系。好几年前,笔者就曾撰文,认为从全球商品生产、流通的角度看,以新兴经济体为中心,广大亚非拉国家参与,一张新的贸易地图已然成形。在这张地图上,近世以来以欧美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逐渐崩溃,后发国家的经济自洽性显著增强。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欲提高合作层次,是对这张新经济全球化地图的一个注脚。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正在经历和见证一个新的时代。四十年前曾经发生“石油危机”的年代,人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亚洲的“穷人”们,会取代富有的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中东的主要能源买主。现在,当中国把目光投向海湾国家,海合会也把中国作为关注重点时,全球经济、政治中的玩家、机制和规则,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换了颜貌。 程亚文(北京 学者) |
相关阅读:
- [ 01-18]泛北合作战略框架获通过 助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 [ 01-07]新疆将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合作
- [ 01-05]甘肃西城驿遗址考古为史前“丝绸之路”提供新证
- [ 01-03]南海水下考古“海上丝路”的前世今生
- [ 01-02]南海水下考古专家:见证“海上丝路”的前世今生
- [ 12-30]2013年中国海上军力不断增强 彰显威慑力量
- [ 12-24]年终经济观察之五:2013中国“经济外交”九大热词
- [ 12-20]四六级考试担不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