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央视有一档节目颇有意思,记者来到大街上,随机拦下一个路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自然是千奇百怪,有的还很搞笑。 百姓生活幸福与否,这问题本身却十分严肃,一直为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所关注。不过,由于“幸福”更多是主观感受,在经济学上很难被度量,所以,经济学集中关注这一话题是晚近的事。有学者专门作了检索,自1990年以来,国际主流经济学期刊上共发表研究幸福的论文150余篇,并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经济学家关注幸福,还是从本身熟悉的领域开始的。于是,研究收入水平与幸福程度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成果最多的论题。而多数成果表明,收入水平与幸福程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可谓“一言难尽”。 在许多“心灵鸡汤”类文学作品中,幸福自然与收入水平几乎没有关系。不仅如此,一些文字还有意渲染这样的故事及观点:原本贫穷但因关系和谐而十分幸福的家庭,后来发了财,反而变得不幸福了。金钱与财富常常在这些作品中成了破坏幸福的“万恶之源”。 当然不否认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个案,但借助于统计学和越来越发达的因果分析工具,“幸福经济学”研究成果却表明,这种个案再多也不具备普遍性。 经济学家曾利用美国在不同收入阶层中进行的一项较大规模调查,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检验幸福感和收入之间关联度。“非常幸福”记4分,“比较幸福”记2分,“不很幸福”记0分。其结果是,声称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群中,有44%是最高收入者,有40%是属于中等收入者,最低收入者只占16%。不仅如此,高收入人群幸福感平均得分为2.8分,中等收入者平均得分为2.4分,低收入者平均得分仅为1.8分。由此可见,相比较而言,高收入者幸福程度比低收入者就是要高,尽管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经济学家在发展中国家也作过类似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幸福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越强烈。也就是说,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富人幸福感相对越高,穷人的幸福感相对越低。其原因同样复杂,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低收入国家,穷人的基本需求都未必能够得到满足,当然就没有幸福感所言,与富人之间幸福感的差距也自然非常大;而在高收入国家,穷人因为有较好的保障和福利,有了这个垫底,尽管幸福感与收入之间也是正相关关系,但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不至于太大。 如果经济学研究就是“收入越高越幸福”这样一个结论,未免过于肤浅。的确,还有更深层的研究。一些经济学家想从计量角度确定收入在影响一个人幸福感中到底占多大比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个人收入还与其他经济处境联系在一起。比如,社会最低收入人群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他们往往同时还是失业者,受教育程度相对低,或是教育失败者;而中高收入群体,其生活水平受通货膨胀影响相对小,失业率也远低于穷人,受教育程度则平均高于穷人。正因为如此,很难说穷人幸福程度低到底是因为收入低,还是因为通货膨胀、失业或教育失败导致。为此,计量经济学家专门在技术上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控制,最后的结论是:尽管收入的确与幸福程度有关系,但在所有经济变量中,相关度大概还不到0.2。换言之,收入在决定一个人幸福程度中所占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做了动态研究,即看看一个人收入提高与幸福感程度增加之间的关系。以90年代美国为例。当个体年收入从不足1万美元提高至3万美元时,幸福感随之快速增加;当收入从3万美元提高至4万美元时,幸福感有极其微小增加;当个体收入从4万美元增加到6万美元,幸福感几乎没有变化;个体收入增加到7万美元时,幸福感再度有显著增加;但7万美元以上高收入者,幸福感再度几乎与收入增加没有什么关系。 从经济学家虎扑篮球:个人收入与幸福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为了个人及家庭幸福,必须挣得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收入已经进入中产,则不必把追求幸福维系在增加收入上。对于国家来说,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百姓幸福感,关键是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并且做好社会保障。 卢周来(经济学者) |
相关阅读:
- [ 01-20]体制内人员幸福感更高 调查显示:年轻人向往体制内
- [ 12-28]成都获颁“形象最佳”和“最具幸福感”城市
- [ 12-20]城市的吸引力不只取决于薪酬高低
- [ 08-24]珠三角有亿万富豪8000人 90%有强烈幸福感
- [ 07-26]全国各地幸福指数公布 江西居首上海垫底
- [ 07-16]不能让污染继续吞噬国民的幸福感
- [ 06-26]对小学生的研究调查显示 年级越高"快乐指数"越低
- [ 06-10]2/3美国人觉得幸福感下降 金融危机致财富缩水是主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