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内资本市场视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扩容——来自28个省的266家中小股份制企业,在新三板市场集体挂牌交易,欲通过出售企业股权实现直接融资。 新三板2006年由北京中关村起步,2012年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个高新区,到本次新三板扩容至全国后的首次集体挂牌上市之前,在长长8年间累计只有355家中小企业在此挂牌交易,而通过昨日的集体挂牌,新三板挂牌交易企业一家伙增至621家。时序更替、岁月如歌、市场开放今非昔比。闻昨日新三板“盛宴”如此风光,从8年前降生起就十数次撰文为其鼓与呼的笔者生出无限感慨。 在2013年之前,想上新三板融资,门槛比在深圳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融资低不了多少。在十八大2012年深秋闭幕仅8个月后,金融改革“国八条”颁行,新三板顺利扩大至全国。在三中全会《决定》2013年深秋公布仅2个月后,新三板上市门槛几乎降至“零”,其中最本质的“降槛”举措是亏损企业也可到此挂牌融资。以昨日挂牌企业为例,亏损企业就占到32家,占比约13%。如此宽松的上市氛围,甭说放在数年前,就是放在数月前,那都是舆论所不敢想的。这再次隐喻了深化改革所涉及的一项“中国特色”:任何一项牵涉面较大或风险较高的改革,如果只靠部委推动,其实际进展一定形同“马拉松”;而一旦最高层下了狠心,同一改革之进程又会突然加快到远超人们预料之程度。昨日新三板发力如此威猛,再次印证了上述经验性判断的成立。 截止到去年末,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合计贡献了全国一半税收、六成GDP、八成就业岗位、66%专利发明、74%技术创新和82%新产品开发,但银行信贷对它们的支持只占全部信贷的约两成,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极高。新三板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中小和小微企业中的潜在的好企业(日后或能做到“小而强”,或脱胎为“小而专”,或能成长为“大而强”),开辟以企业股权换取发展资金的“直融渠道”。按去年年末颁行的最新交易规则,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既可公开转让股份,亦可进行债权融资或通过资产重组融资。站在参与新三板交易的投资人角度,他们的风险投资行为将同时为中国资本市场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成熟的创业投资者群体,培育真正属于中国的投行。 经历了十数年持续积累,国内资本市场沉淀着数万亿元风投资金无处可投,新三板只有在未来数年间迅速形成数千家甚至上万家挂牌交易企业(达到纳斯达克的数量),国内大小风投机构才能破解长期存在的三大困惑:一是挂牌企业太少,风投选择面太窄;二是市场参与度过低,导致风投资金缺乏溢价退出渠道;三是因为新三板“曲高和寡”,为新三板挂牌交易提供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市场前景评估的配套服务就无从发育,导致交易透明度很低,继而又影响到交易活跃度之恶性循环。本次新三板扩容从先拆入市门槛做起,试图从源头环节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进入新三板融资的中小抑或小微企业,通常属于创业型、成长型和创新型三个类别。置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宏观视野,这“三型”企业堪称2020年前初步打造成中国经济升级版本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不过,在任何国家和不同形态的新三版市场内,真正通过新三板而成长为行业“参天大树”的终究是极少数企业。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参与新三板交易,首先面临拟投资对象的鉴别风险,通常这类欲融资企业属于初创阶段,缺乏稳定盈利甚至缺乏成型产品而只有研发设计概念;其次面临政府监管难以到位的风险,入市新三板已近乎无门槛,对交易过程违规违法的实时监管,政府的辨别能力、判断经验、督察手段存在“三不足”;三是新三板交易系典型的“投资对赌”,赌对了或可溢价变现,或可长期捂盘,等待所投企业最终在沪深股市公开上市再择机变现大赚一把;可一旦赌错了,就算投资者“放血割肉”欲打折套现,离场机会微乎其微。所以,新三板一般不太适合个人投资者“玩”。 最后善意提一笔,无论是IPO成规模重启,还是新三板开闸大放水,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分流股市资金,从而影响到沪深股市波动甚至震荡。如是,整个今年中小股民炒股仍须谨慎再谨慎。 鲁宁(上海 学者) |
相关阅读:
- [ 01-22]GDP增速7.7% 实现既定目标就是最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 [ 01-21]暗访黄牛:“抢票软件”如何几分钟抢一车厢票
- [ 01-15]算茅台酒的成本,非常无聊
- [ 01-14]开发商变“城市运营商” 内地陷入“地产霸权”?
- [ 01-14]一斤茅台成本不过40元?“限公令”使其走下神坛
- [ 01-14]“省会城市最高楼”排行:最高838米 最低290米
- [ 01-11]专家:未来十年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或超美国
- [ 01-02]中国版“明斯基时刻”是臆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