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马年转作风可先拿“开门炮”开刀

2014-02-07 10:04? 易艳刚?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生意成败、事业吉凶与“开门炮”没有必然联系,它们只与人们在每一天的投入和态度有关。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如今选择正月初五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在有些城市似乎比除夕夜还要多。“破五”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寄托了很多人祈求发财致富的愿望,也给春节增添了更多噪音、垃圾和雾霾。不过,“破五”并非是烟花爆竹燃放者最后的狂欢,从以往的观察来看,正月初八即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往往是春节期间“人造雾霾”的第三个高峰时段——很多人会在这一天燃放“开门炮”。

“开门炮”是春节文化中的一项传统民俗,人们认为燃放“开门炮”能讨个好彩头,并会因此吉祥如意一整年。我以前也认为这是人们表达良好心愿的一种习俗,但如今却慢慢发现,这项民俗已经异化为一些人攀比斗富的手段。很多燃放“开门炮”的人,似乎都在暗中比拼看谁家的“开门炮”声音更响、持续时间更长、价格更贵。其结果是,很多人每年正月初八都在令人崩溃的炮声中被吵醒。

那些喜欢供奉“关老爷”的经商之人,动辄花费数百元数千元燃放“开门炮”,大概与“商道”中的某些风气有关。可如今的趋势是,热衷于燃放“开门炮”的并非只有商户和企业,有些地方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正月初八也“很忙”。这不禁让人有些纳闷,他们燃放“开门炮”到底是祈求财源广进还是仕途平安?

其实,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理应明白,摒除燃放“开门炮”的陋习,也应是转作风的题中之义。一方面,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应是文明、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烧钱燃放“开门炮”有负纳税人的期待。雾霾·PM2.5这几年已经成为公认的“健康杀手”,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必要以身作则,向那些有可能制造雾霾、有可能影响公众健康的陋习说“不”,向“开门炮”说“不”。

另一方面,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应是移风易俗、传播先进文化的模范,不能助长一些不良风气。如今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迷信风水、爱好玄学,这本身已经让自身形象受损,如果再任由一些歪风邪气肆意蔓延,势必造成更坏的社会影响。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无论是燃放“开门炮”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还是在隆隆炮声中暗自祈祷别在反腐大潮中落马,都是不合适的。

所幸的是,此前已有一些地方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开表态,承诺不会燃放“开门炮”;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文件,对“开门炮”进行了明确的限制——比如杭州市就规定,对于正月初八违规燃放“开门炮”的单位和个人,一旦查获将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并最高处以3万元罚款。

这不仅符合中央厉行节俭的精神,在革除积弊陋习、引导社会风气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在雾霾天成为很多城市“常客”的当下,希望有这种觉悟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越来越多。

其实,全社会都应形成共识——生意成败与事业吉凶与“开门炮”没有必然联系,与其烧钱燃放“开门炮”,不如用实际行动践行“实干兴邦”。无论是企业的效益,还是政府的政绩,都不是由开门第一天的炮声大小决定的,而与每一天的投入与态度有关。切实转变作风、转变观念,将该做的事落到细处、落到实处,自然功不唐捐。新的一年,转作风仍需深入,不妨先拿“开门炮”的习俗开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