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在参与调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共有18个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万元,平均约为5783元,高于压岁钱平均水平。(2月10日 新京报) “18名公务员子女共收压岁钱10.41万,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来自《新京报》的这则新闻一经发出,就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原因不难想到——标题实在吸引眼球。乍一看新闻,确实令人“血脉喷张”,在网络上也掀起了新一轮“吐槽”与“拍砖”。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公务员”,指向了“灰色收入”。然而笔者细看这则新闻,却不得不对“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这一结论产生疑问。 首先,调查地点选在北京,众所周知,北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相比于其他地区高出不止一星半点,以北京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为例,得出全国孩子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是否妥当? 第二,调查范围仅仅为90名孩子,如此小范围的抽样,其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少?更“巧合”的是,90名孩子中有18名父母职业为公务员,比例达到了20%,如此高的抽样比例,最终得出的总数必然高于其他群体,这样得出的数字岂非更加不可信? 另外,子女压岁钱的水平高低并非取决于父母职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仅调查收到了多少,却忽略孩子父母送出了多少,继而得出“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的结论,实在有些不负责任。 不可否认,随着中央“八项禁令”的出台,不少打算给领导干部送礼的人不敢明目张胆“送礼上门”,于是打起了领导子女的主意,以“送红包”为名,行贿赂之实,这也是公众紧盯公务员子女红包数字的重要原因。但身为媒体,未经过严肃认真的调查与比较,仅凭北京地区90名孩子的问卷调查,就祭出“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这样的抢眼标题,实在贻笑大方。 希望公众在“吐槽”、“拍砖”之余,能够静下心来,理性分析,相信这样明显“拉仇恨”的新闻只会越来越少,而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新闻也会越来越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