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大学生与农民工都没有就业丹书铁券

2014-02-21 15:16:30?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有媒体报道说,面向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身影现象是有的,有些紧缺的行业和岗位,大学生也参加进来,但目前数量不大,对于农民工就业影响不大,如果说有,也是互促互进。(2月20日,新华网)

杨副部长说,大学生参加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对农民工就业影响不大。但是,该消息还是很容易被人解读为,大学生要跟农民工抢饭碗。表面上看,学生们应聘农民工的岗位,不但意味着知识的贬值,还会对后者的就业市场造成冲击。然而,在我看来,“抢饭碗”是个伪命题。

其实,判断求职者身价高不高,不能单纯地看“出身”,更该考量其创造的劳动价值,是否与工资待遇能成正比。网络恶搞云,“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英雄不问出处”,在就业竞争面前,谁都没有丹书铁券。你抢,或者不抢,饭碗都在那里,能“胜任”才是硬道理。

大学生虽然学历较高,但是近几年,相应的岗位僧多粥少,这一群体正在遭遇就业的“寒冬”。目前,在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在稳定体面的工作岗位前挤破了头;另一方面,苦、脏、累的岗位则闹起了“用工荒”。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技能单一,缺乏工作经验。他们放下身段到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有何不可?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正是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这样看来,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其实质是当前就业形势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并非简单的人才贬值,“抢饭碗”的问题。事实上,除了高劳动强度行业的就业者,与少数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外,与大学生相比,他们处于劣势的地位,他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薪资报酬低,生存环境恶劣。

而在这方面,大学生的情况要好得多。他们凭借学历优势,与用人单位的谈判余地大一些。还可以争取一点话语权。同时,他们具备理论知识储备。在积累了工作经验以后,不仅可以更有跳槽换工作的本钱,工资的上升空间也存在较大的潜力。相比之下,农民工涨工资就要困难得多。他们大多数没有大学学历,无法取得城市户籍,且更易遭受歧视。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要清理低端产业与低端人口。

换个角度讲,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也是在提醒高校完善专业设置,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引导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