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是蛋有“缝”,还是柳下惠“无”

2014-02-27 07:23? 梁国江?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湖南衡阳市6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被人色诱开房录像敲诈迅速在网上走红。网友特别对被色诱的“被”耿耿于怀。6名干部中有一人也很委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被免职是自己的责任,愿意承担,不过,换个位置想,把谁放在那个位置上能当柳下惠?(2月26日《南京日报》)

这就怪了,在骂声如潮还能如此为自己辩护求理解,要是普通人,恐怕早钻地缝了。按照他们的逻辑,世上本无柳下惠。处在他们当时的环境下,谁能经得住诱惑?

柳下惠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寒冷之夜,他夜宿于城门。偶遇一无家女子,恐她冻死,遂让其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如此同坐一夜,两人却并无非礼行为。柳下惠因而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暂且不争柳下惠存才在与否,我们先来论论这6名领导倒底是不是无缝的鸡蛋。4年间,两名美女诱饵不单对这6名领导下套,可偏偏只有他们几个中招。这很能说明问题了吧?按正常思维,美女“献身”,多是有求于人。这点事儿领导干部想不通?可他们为什么还要“解裤腰带”?

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有权,可以满足对方的要求。这不,先是思想裂了缝,再是行为也有了缝。他们表面上看着像无缝的蛋,在台上正襟危坐,满脸正气。平时也教导人们知礼义、知廉耻。但在美色的考验下,他们终究不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还是得现出原形。

再说柳下惠。不管有没有此人,但是历史赋予了他个正直、明礼的角色。这位官员能和百姓打成一片,被称为“百世之师”。这说明,自古以来,咱中国人就喜欢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官员。时代在进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应更为纯净才行。正其人生观、价值观,无论遇到何种“诱惑”,也能如泰山般纹丝不动。

前有雷致富,今有衡阳“六君”。情节相同,故事相似,往后,这样的事情也许还会发生。然而,奉劝为自己“鸣冤”狡辩的官员,天下本有柳下惠,修行全都在个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