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实名矿泉水”为何被热捧

2014-03-03 11:02? 袁云才?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全国两会将为代表委员们提供“实名矿泉水”的消息甫出,公众叫好声一片。有关部门为代表委员提供贴有其名字的矿泉水,这样即使上午会后水没喝完,下午仍能被主人认领。这一小小的改进举措看似不起眼,却从细微之处体现了节俭办会的理念,吹来了质朴、务实的执政新风。细细咀嚼,“实名矿泉水”之所以被公众热捧而未斥之为“形式主义”,就因为该举措不仅很实用,而且在管理、服务理念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令人深思的是,这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改进举措,这样科学、合理的服务创新,为何我们平时在其他诸多会场都未曾见过,及至今年全国两会,才一睹风采?是这样的好举措很难想到、很难做到吗?显然不是。就说公车私用的现象,除了艰难、繁杂的车改方案之外,公众早就提出过简单、实用的建议——给公车贴标识。可呼吁多年,就是鲜见有采纳者。想来,还是我们的一些机关和单位缺乏服务创新的习惯和管理创新的勇气。缺习惯,是因为平时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惯了,根本没把浪费现象放在眼里,不会去动这个脑筋;缺勇气,是由于公车私用现象曾经比比皆是,形成了潜规则,改起来既怕触犯利益群体,又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顾虑重重,于是简单问题反而弄得复杂化。

(摘自《长沙晚报》,作者:袁云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