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雷锋精神让“扶不扶”不再纠结

2014-03-06 17:18:22?郑端端?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林锦   我来说两句

在3月5日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虎扑nba: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对他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广大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敬意。虎扑nba:在信中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3月6日,光明网)

“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这是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台词。小品虽短,却直指社会热点,爆笑吐槽中传达了正能量,因此饱受热议。现实生活中,人们或遇到类似的境遇,或有类似的困惑。跌倒的老人扶不扶?拷问着人们的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扶起老人和雷锋精神并不矛盾。虽然,人们有自己的顾虑,承担不起被讹诈的后果。但是,社会、政府、媒体都应该加大力度,对于同类事件,不遗余力、有法有据地还“雷锋”清白。当然,我们在学雷锋做好事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时保留现场证据。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至今已51周年。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精神信仰的皈依。“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听党话,跟党走,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傻子”,做刻苦钻研的“钉子”,做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螺丝钉”。

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社会个体的见义勇为、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正是“扶不扶”时代需要弘扬和巩固的道义。《论语》中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学雷锋、做好事,我们更该义无反顾地参与。

当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雷锋精神”变成一种习惯,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共同搭把手、出份力,相信和谐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雷锋精神也将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