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公共场所急救期待多措并举

2014-03-17 15:24? 朱慧松?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下午,一辆开往火车站方向的650路公交车上,有一名乘客忽然心脏病发,在热心司机和乘客的帮助下,患者最后被顺利送到医院接受救治!(3月16日《海峡导报》)

老人在公交车上突发心脏病,如不及时救治,恐将不堪设想。司机当机立断,在乘客的支持下,令公交车变身急救车,直奔医院,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人们欣慰之余,恐怕也会后怕几分。毕竟,公交车遭遇情况特殊,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患者送院处理。但如果在其他公共场合出现类似情况,各个相关单位的应急工作能否跟上呢?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情况复杂,人群中难免有人突发疾病。即便是旁人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专业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患者而言,这段时间往往就是抢救的黄金时段。倘若现场有人能进行急救,把发生悲剧的几率降低到最低,岂不大大降低了危险性?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对于公共场所的急救管理,缺乏细致明确的规定。虽然,某些人进行过一些相关培训,但却不够系统,也不够规范。加上缺乏急救设备,一旦发生险情,人群恐怕束手无策,爱莫能助。比如,“深圳女白领在地铁口猝死,躺地上50分钟无人救”,让人为之扼腕叹息。这暴露出了公共场所急救措施存在短板。

对此,相关职能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在充分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针对公共场所的急救机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比如,要求包括公交车在内的公共场所主管单位,制定可行的应急方案,对员工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若有必要,还应鼓励应急人员持证上岗。

与此同时,公共场所主管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添置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设施。比如,公交车上需要配备急救箱;电影院、广场、商场、超市、公园等面积较大的公共场所,应考虑设置医务室或流动医疗点。有关单位平时还要经常开展急救演练,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当然,我们也需要提高社会救助意识,学习医疗急救知识,以从容应对紧急情况。如此多措并举,期望能收获更好的效果,让我们的社会洋溢着安心与温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