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在强化改善市场监管的前提下,让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与公立医院错位经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才会无“特”区,真正回归公益本身。 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今年北京将进一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医疗规模,先将各大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比例严格控制在规定的10%以内,之后再进一步压缩。各公立医院压缩“特需”的情况,今后将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医院评审挂钩。 所谓特需,就是在挂号、就诊、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给高端客户提供的特别服务,当然,价格也很特别,有的甚至是普通医疗服务的十倍。在目前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医院特需服务挤占了原本就不足的公共资源,加剧看病难、看病贵。因此,北京缩减公共医院的特需医疗规模,是逐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的体现,符合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大方向。 应该看到,医院特需服务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老干部有此需求,二是针对各国驻华使馆、外企工作人员和一些来华的专家教授等“外宾”开设。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钱的“内宾”逐渐取代了外宾,成为特需医疗服务的主体人群。和基本医疗服务相比,特需门诊、VIP病房、一体化产房等特需服务的价格要高出许多,但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一项网络调查也显示,1500名受访者中,88%曾挂过医院特需号。 一方面,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因“特权服务”、VIP而备受争议,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愿意多花钱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医院特需服务的需求又越来越大。特需之所以让人又爱又恨,可见,服务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谁来提供。公立医院作为公共资源,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这就决定了它只能走“公众路线”,而不能走“特需路线”。衡量公立医院好坏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满足了公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而非赚钱的多少。而个性化、高端化的特需医疗服务应该由民营医院来提供。 事实上,早在2006年,当时的卫生部就提出要将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控制在10%以内,但许多公立医院都未能严格执行。一是因为特需服务经济效益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立医院的收入,创收驱动成为公立医院乐于拓展该服务的现实原因。据媒体报道,北京协和和中日友好等医院,每年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但仅占医院总床位数6%~7%左右的特需病床,其收入却将近一个亿,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二是对于患者来说,挂特需号主要是看重医生的经验丰富和医术高明,而即便公立医院将特需服务取消,民营医院也远远无法接过这副担子。优秀医生大多困在事业单位的鸟笼里,囿于体制很难自由流动,加上大多数民营医院无法使用医保,多数患者不愿去。既缺医生又缺患者,民营医院很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不少沦为“广告医院”,业务范围就在“上三路”(美容、牙科、皮肤病)和“下三路”(性病、肝炎、不孕不育症)之中,唯利是图,声名不佳。 医改是个系统工程,单兵突进难,多管齐下方能奏效。要削减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同时就要考虑谁来接盘的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人保部联合发布通知称,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不当干预;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提供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并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保范围。这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此前,医生多点执业已在多地试行。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在强化改善市场监管的前提下,让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能够与公立医院错位经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才会无“特”区,真正回归公益本身。 |
相关阅读:
- [ 04-16]取消特需公立医院才能姓公
- [ 04-16]公立医院不应建“五星级产房”
- [ 03-17]公立医院的太平间怎能承包出去
- [ 11-07]康美收购公立医院:鲇鱼能否冲破玻璃墙
- [ 10-15]所有公立医院都应是平价医院
- [ 08-02]提升基层医疗仅有“公立医院医生下基层”还不够
- [ 01-23]公立医院应完全取缔VIP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