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标本兼治、长抓不懈。要让德治和法治两个“车轮”同时转起来,促进社会共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6月11日,中国文明网综合) 中央高瞻远瞩,看问题透彻,定措施得当,笔者唯有喊一两嗓子,为此利国利民的振奋人心之举多弄点声响,多造点声势,聊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法治”治标,“德治”治本。欲让舌尖安全工作立竿见影,入心入肺,必“法治”先行。俯看中国历史,商鞅变法在重重阻扰之下得以顺利施展,终获成功,关键在于“南门立木”重树威信,俘获民心。用多数百姓的眼光审视当下,上行未必下效,政府公信力因此大打折扣。故舌尖安全整治全面铺开,须先倚仗“法治”,重拳出击,振作精神,传递攻坚破冰的决心和信心。 纵观中国现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众”心理普遍。以过马路闯红灯为例,至少70%的人有“从众”心理,明知不对,见多人“闯”之,便也“从”之。同理,食品生产的厂家未必全都唯利是图,但“闯红灯”频现,多半“从众”了。因此,唯划清惩戒的“红线”,加大惩治的力度,使其敬畏,不敢越雷池半步,方可遏制盲目“从众”的心理。 试想,重疴之人要想痊愈,需先用猛药控制病情,再通过足够的疗养清除病根。治疗食品安全之顽疾,“法治”可从行动上震慑不法行径,吹响整治舌尖安全的号角,但其虽能治标,却未必持久深入;“德治”虽能治本,入脑入脾,从思想层面消除源头,但需假以时日慢慢熏陶,一时半会难见成效。 如果先期施以“法治”这剂猛药,再辅以“德治”疗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想必,食品安全隐患则可药到病除。但是,若非要给二者摆个次序的先后,笔者以为,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请在施“德治”之前,以“法治”为先锋,掣旗,亮剑,冲锋,注入新活力和新能量! |
相关阅读:
- [ 06-23]食品安全,重罚还需严管
- [ 06-20]食品安全靠什么“打黑”?
- [ 06-13]用食品安全红黑名单激活道德监督
- [ 06-12]红黑名单能否呵护舌尖上的安全
- [ 06-12]食品安全红黑榜要通上“高压电”
- [ 06-12]让“食品安全黑名单”进手机APP
- [ 06-12]推出更多地方版食品“黑名单”
- [ 05-28]“加强食品监管能力建设”不嫌重复一千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