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多项事关民生改善的重大政策举措开始实施,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互相打通衔接、全体“事业人”统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两大政策举措,乃最为给力,也是最顺应民意的改革之举。 中国特色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始于1997年。此后17年间,相继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三大类养老保险制度。三者缴费来源不同,缴费标准不同,政府所承担责任大小不同,养老待遇亦不同。而且三者之间各自封闭运行,彼此不能转换与衔接。时至今日,这一破碎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人为制造社会不公的最大焦点矛盾之一。 自前年起,各省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并轨,由于中央“催逼”很紧,此项并轨在全国范围内已大体完成,个别动作慢的省区,此项并轨亦已进入扫尾阶段。今天开始的打通衔接,是并轨的第二步,操作难度更大、更复杂。这一步力图实现的公平要旨是,任何具体的参保对象,在不同年份参加不同的养老保险,在同时满足个人意愿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到了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后,可对先前不同时段缴纳的不同性质的养老金进行打通衔接,综合计算养老待遇,缴费累计越多养老金也越高。此外,不同时段包括中间某些年份曾经断档的养老金缴费空档,皆可分段累计折算后统一计入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越长所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此项打通衔接制度建立后,名义上,国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大类,本质上则已为两大险种的最终并轨转换搭起了“制度之桥”,使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步照说早就该迈出去,之所以迟迟迈不动,其最大阻力就在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以省区为单位各自实施,各省区政府实际投入和参保个人缴费标准有高低多少之分,政府投入多而个人缴费标准高的省份,普遍担心“过早”打通衔接会吃亏。拖了多年的事终于做成了,并非各省区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提高了,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使然——时势比人强,此之谓也。 今天起,全国3000万在编事业人员养老啃财政的历史也开始改写了,所有在编事业人员参照城镇职工之做法,统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个人养老账户。能够迈出这一步,所涉及既得利益阻挠更大,其对最终铲除养老不公(最大社会不公之一)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自然也更大。所有此前只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或城乡居民养老的亿万参保者,定会感谢为铲除此项“大不公”长期奔走呼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以及为此营造舆论正能量的媒体持续不断之努力。 就此,2014年7月1日,注定会被国家养老制度建设史所记载。就在今天,我们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大养保”,又攻下了两座山头。从今天起,亿万民众和舆论,一方面要敦促和监督各级政府把“并轨衔接”做细做扎实,防止具体操作时的走样变形;另一方面则当为继续推进养老制度改革摇旗呐喊,使通过营造舆论压力达致的深化养老改革的正能量,得到进一步释放。 深化养老改革没有终点只有过程,今后若干年,要想真正构建成大致体现基本养老公平的中国特色的“大养保”制度体系,我们还要继续攻克两座更高、更陡的山头:第一,把目前由各省区独立运行的城镇职工养老和城乡居民养老归并为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二,要想攻克这座山头,前提是先攻克另一座更扎眼的制度性不公山头,即敦促全国所有公务员统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公务员社会养老个人账目,彻底铲除以往“财政专供式养老”渠道。 只有攻下了最后两个山头,我们才可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初步构建完成。这之后,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前提,我国的社会养老制度方可从容转入全面提高养老待遇的新阶段。 邢理建(上海 学者) |
相关阅读:
- [ 04-17]解决养老保险“亏空”需要未雨绸缪
- [ 02-28]养老保险并轨需要更多的攻坚战
- [ 02-08]统一城乡养老保险是一个重要跨越
- [ 02-08]统一城乡养老保险迈出第一步
- [ 11-29]养老保险制度不应有反向激励
- [ 11-04]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紧抓“牛鼻子”
- [ 10-30]不应被误读的养老保险“双轨制”
- [ 05-24]养老保险改革必须坚守公平底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