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不约而同走上投机之路,甚至不惧重复,则批评的独立性事实上已被取缔,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性盲目。】 受超强台风影响,琼粤桂三省数十万群众受灾,红十字会紧急救援,物资中含几千条棉被,意外引起舆论哗然——“三伏天为何送棉被”、“暴露出来的依然是管理问题和救灾机制的短板”、“驴唇不对马嘴”……视角不可谓不高瞻,言语不可谓不犀利,只是太缺乏实证精神。 受灾地区昼夜温差大、湿气重,棉被能铺能盖,方便应用,只要在当地生活过,对此应不陌生,可为何这么多评论者集体无视这一点? 这是因为,自“五四”以来,前贤力倡德先生、赛先生,但从实践看,两者均有未落实处。我们往往将演绎逻辑误为科学,排除了其中的实证精神,只要逻辑自洽,便信以为真,这就给误会提供了可能。 确实,“三伏天送棉被”这样的概括很有落差,容易引人注目,而写作者无需亲临一线,无需经验积累,无需做最起码调查,坐在书斋中就能哗众取宠,甚至成为名流,这自然鼓励了闭门造车、奉“常识”为圭臬的偏执。可问题是,“常识”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中,上帝造人曾是常识,太阳绕地球转也曾是常识,在今天,小学生都知道它们是谬误。 人类的认识是层积而成的,要突破既有误区,需要演绎逻辑和实证精神两条腿走路,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做学问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储安平先生也曾批评过,中国学问多是屋子里做的,适合批评、争论、教导、开会,大师遍地,而英国学问多是在工厂和实验室里做的,所以能很快变成产品,造福人类。 值得警惕的是,过去百余年来,缺乏实证的演绎逻辑曾一次次将我们民族带入苦难境地中,庙堂上天天喊新词,却少有人关注这些新东西是否与现实匹配,是否能落实,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的“口力工作者”层出不穷,可于事何补? 一个社会需要批评,但只有立场没有实证,本身就已违背了批评的精神,不仅无法提升整体理性水平,反而会走入“破鼓万人捶”的误区中,无非是迎合一下众意,做番精致的文字表演,当大家不约而同走上这条投机之路,甚至不惧重复,则批评的独立性事实上已被取缔,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性盲目。 |
相关阅读:
- [ 07-22]如何化解“三伏天送棉被”引发的质疑
- [ 07-22]棉被用上了,红会也别委屈
- [ 07-22]在灾区,棉被比凉席重要
- [ 07-21]三伏天送棉被:当季不够反季凑?
- [ 07-21]“夏送棉被”折射救灾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 [ 07-21]三伏天送棉被,送的是啥“温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